今日,来自澎湃新闻的消息称,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近日透露,包括国资委在内的多家监管机构,对央企开发企业约谈,口头下发通知,要求收敛在土地市场的追高拿地行为。各家企业不同,被约谈的央企、国企开发企业都有,主要由所属的监管机构约谈。
《每日经济新闻》试图求证此消息,但尚未得到上述开发企业方面的回复。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表示,被口头约谈的情况非常可能,正式下发文件央企不准拿“高价地”不合适,但央企拿“高价地”确实破坏了市场秩序。央企最大的特点是不差钱,口头约谈肯定会给土地市场降温。
央企抢“高价地”曾被喊话
其实,央企因为争抢“高价地”,曾在早些年就被“喊话”。
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万柳地块在竞拍之前,就享受了高价地级的关注。自当年6月19日该地块挂牌竞价起,11个工作日之内收到了10次报价,至当年7 月3日,挂牌价格已被抬升至19.56亿元。坊间流传着一份参与竞拍的开发商名单,则显示了一个包括万科、保利、中化方兴(今中国金茂)、融创等央企民企 巨头在内的豪华阵容。
不过,2012年7月3日,北京市国土局发布公告称,将万柳地块的现场竞价活动由原定的7月4日推迟至7月10日。
正是在这短短一周时间,出现了许多微妙的变数。
2012年7月6日~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工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决不能让房价反弹,功亏一篑。”
此后,人民日报、新华社接连针对“高价地”发文。新华社评论认为:“地价过高,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恐慌性购房,引起房价非正常上涨;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激起更严厉的调控乃至对高价地的直接干预,最终一些开发商将被高价地撑死。”
人民日报甚至明确告诫央企:“调控关键期,央企参与‘高价地’争夺恐怕并不合时宜。”
于是,就在万柳地块竞拍开始前一小时,央企保利地产(保利西山林语 保利新茉莉公馆)发布声明称,接公司大股东中国保利集团通知,由于目前正值房地产调控关键时期,根据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要求,考虑到万柳地块的情况,保利地产正式退出与融创地产组成的联合体,不再参加该地块拍卖。
最后,在整个竞拍过程中,五家央企都成了走过场的配角。
12小时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