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曾表示,一个区域的规划若政府与开发商资金已大量进入,那么应该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购买风险。
此外,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与住宅市场不一样,商铺购买、经营都有着较高的“门槛”,虽然项目有很多优势,但能否实现高回报也需视人而定,而提高条件一方面是保障客户的回报率,另一方面也可保证项目的市场口碑;同时,也希望以提高门槛的方式来筛选出高素质的客户,这样才能最终形成良性共生的商业氛围,利于区域板块价值持续升温。
专家:只是营销手段而已
不过,对于开发商的“贴心”考虑,市场并不买账,网友纷纷表示,这很可能是开发商赚取眼球的噱头。业内人士认为,开发商提高门槛“征婚”之举有一定的炒作成分,其主要目的是为开盘入市造势,不过这也充分说明了商业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开发商不得不以“另类”营销手段吸引需求目光。
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认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商业项目批量入市的今天,再好的产品也需要营销来凸显自己,从这一角度来看,开发商苛刻“征婚”之举亦无可厚非。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营销手段的确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市场的关注,但对楼盘实际销售影响有限,对于购买人来讲,影响其出手的决定性因素仍在于项目本身的价值,从联港幸福湾Streetmall的商业价值来看,项目周边聚集了近百万平方米大型居住区,有足够的人流条件,同时在规划上亦有3960亿元的新南城计划以及重点商圈支撑,是具有一定潜力、值得出手的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商业地产竞争加码,今后像联港幸福湾Streetmall“征婚”这样的另类营销手段将会层出不穷,购买商业的人群在出手之前,一定要进行仔细考察,看价格、看区位、看发展。
市场:商业地产将是今年发展的主战场
尽管面临竞争加剧的局面,但业界对于商业地产的发展普遍持乐观态度。
从市场层面来看,国五条细则的落地加剧了住宅市场的资金挤出效应,商业地产发展机遇再度放大,更多的人会选择购买商业产品来防通胀和保值增值,搜房网日前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75%的调查者认为调控政策明显利好或间接利好商业地产,25%调查者由购买住宅转向商业地产,50%调查者表示将继续专注于商业地产。
第一太平戴维斯认为,北京作为发展中的国际贸易城市,商业与住宅的面积比例为1.41,不仅低于国外一些发达城市,即便与国内部分二线城市也有差距,如济南、西安、大连一些区域的商住比为2.22、1.93、1.72,均高于北京市的水平,这预示着北京商业地产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在近年来北京商业放量大增的环境下,商业项目同质化现象也相继暴露出来,业内人士预计,未来3-5年内,商业项目同质化而导致的空置问题将集中爆发。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联港置业根据现代人体验式消费趋势,结合项目周边2500亩的公园景观和轨道、高速等交通等特点,依托自身50万平方米成熟社区规模和配套,规划出10万平方米的Street Mall产品,打造集中而开放的格局,迎合了当前复合型、体验式消费特点。据了解,street mall属于一种复合型商业业态,是继连锁店、专卖店、折扣店、超市、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之后在商业流通领域兴起的最新业态,在国外,知名的street mall如悉尼的皮特街、纽约的第五大道、伦敦的牛津街等均成为城市标签,而联港置业也有意将其打造成为南城乃至北京的标签性商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