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北京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北京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开发商惜盘捂盘玩猫腻 细则执行后发改委开罚单

来源:北京晚报  贾中山 赵莹莹  2013-04-17 10:24:35
[摘要]昨天,国家发改委通报称,包括北京2家房地产企业在内的8家企业,由于在商品房销售过程中违反明码标价规定受到查处,共计被罚款1000多万元。 受到处罚的8家企业来自山西、辽宁、黑龙江、河南、北京等省市,其中北 ...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同样指出,发改委此次行动是调控政策的信号之一,虽然是惯例的专项检查,但在调控政策落地之际发布检查结果,对市场有一定的叠加影响。

  市场追访

  捂盘惜售

  市场冰山一角

  此次,北京慧友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新华联伟业房地产有限公司,均是因为“未售改已售”而被处罚。但其实,开发商捂盘惜售的手段很多,“未售改已售”的占比非常小。

  一位房地产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在北京的商品房预售市场,开发商更常见的“捂盘惜售”手段有:申领预售许可证后,超过三天不开盘;一次性申请多栋楼的预售许可证,分期开盘。除此之外,个别项目此前还采用过请人假扮买房人、先买后退的方式。

  “其实,‘捂盘惜售’更多是企业经营行为。楼市热销时,有开发商可能会考虑捂盘惜售,以求涨价;但若楼市不好或有资金压力,开发商更希望购房人买房,不会捂盘。”

  建议

  完善

  商品房预售制度

  “在北京楼市的卖方市场下,购房人是没有话语权的,开发商想怎么卖、多少钱卖、何时卖,都是他们说了算,买卖双方的信息是完全不对称的。”市民蒋先生感叹。

  对此,胡景晖也建议,应该从制度设计和监管执行上,完善商品房预售体系。“捂盘惜售、办卡排号,这都算得上是商品房市场的顽疾,整个行业的信息透明度有待提高。”胡景晖告诉记者,在国外,商品房销售除了有信息披露外,对购房人也有一定保护期,在此期间内可以无条件退房。“比如,在商品房预售信息的公布上,如果能做到房源披露同步,对购房人也会多一些保护。”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黎礼强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贸地产拟发行公司债 规模6亿元
  2. 2旭辉建管正式进驻成都市场
  3. 3中国铁建地产部署“百日大干”专项行动
  4. 4金地徐家俊:全面推动产品力、营销能力提升
  5. 5绿地控股执行总裁陈军离职
  6. 6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启动《房屋整装样板房展陈标准》编制工作
  7. 7北京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
  8. 8中铁建成功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券
  9. 9杭州城发集团涉重大诉讼
  10. 10金地北京华清项目获招行提供5.5亿元贷款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