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绿色地产发展一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那就是设计师的缺位。然而,这种局面即将被打破。
最近,记者从相关渠道获知,北京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意见》,按照意见要求,自6月1日起,新建设的项目在送审施工设计图阶段,将被要求达到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标准,否则将不能通过审查。
多位绿色建筑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曾参与此次意见的研讨,据他们透露,意见即将发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叶大华在参加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时表示,自今年6月1日起,新建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既有建筑进行绿色化改造。
对此,一位建筑设计师向记者戏称,设计院将面临“多掏银子还要改方案的暂时性难题”。但不可否认,在未来的设计流程方面,设计师需和其他专业的工程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分析,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对方案进行完善,这就是绿色建筑要求的整合设计流程。
政策助推
随着国内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的完善,绿色建筑指标也逐步融入到常规建筑设计中来。
今年,北京市建筑正式进入“第四步”节能时代。北京市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在国内首次提出建筑节能75%的要求,高于国内相关国标和行标,同发达国家节能水平接近。
另外,北京市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也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地方标准首次从控规阶段介入,设置了空间规划、交通组织、资源利用、生态环境4方面20项详细规划指标和27项建筑设计指标,为土地招拍挂提供了依据。
今年1月30日,北京市国土局发布的昌平区一个土地招标出让公告里,有关绿色建筑具体条款首次写入土地出让招标文件中,进一步加强了对绿色建筑的规划管理。
更进一步的是,自今年6月1日起,北京市新建项目将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设的项目在送审施工设计图阶段,将被要求达到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标准,否则将不能通过审查。
对此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一位专业人士直言赞成,“从设计的根本入手,才能最终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设计师统领
与政策标准逐步推进相比,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设计师一直是处于缺位状态。
据统计,2012年,中国的绿色建筑设计咨询业务(含生态规划)产值已达到10亿元。然而,除了传统的建筑设计业务,国内很多设计院并没有将绿色评估咨询作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