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的全国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审计结果,因其时间跨度长——2008年至2013年,空间跨度大——涉及29个省份,问题金额和涉及土地面积大——动辄数千亿元、数十万公顷,堪称是对我国土地家底的一次“全面体检”。
28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作了《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中的全国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审计结果,因其时间跨度长——2008年至2013年,空间跨度大——涉及29个省份,问题金额和涉及土地面积大——动辄数千亿元、数十万公顷,堪称是对我国土地家底的一次“全面体检”。
好的“体检单”就要发现问题
“2015年的审计报告公告了各界广泛关注的土地审计结果,揭示了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也印证了之前一些专家的揣测和媒体的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
社会十分关注此次土地审计,不仅因为时空跨度空前,而且审计署投入力量也是空前的。全国各级审计机关2.4万多名审计人员,重点对29个省本级、200个市本级和709个县的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抽查了11.81万宗土地、1万多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同时利用有关部门的地理信息数据,分析了耕地管理情况,工作量相当大。同时由于土地领域专业性较强、政策规定变化较多,一些问题涉及利益链条长、利益关系复杂,都增加了审计难度。
社会上揣测,此次“体检单”不会好看,这正是体检的主要目的。单以“千亿元”为单位,体现问题的数据就有一大摞:土地出让收入少征3600多亿元,通过收入空转等方式虚增1400多亿元;支出中违规用于弥补行政经费、对外出借、修建楼堂馆所等7800多亿元;一些地方土地出让收支核算不够规范,有8300多亿元滞留在财政专户或直接坐支;有的地方为支持经济发展,减免或返还土地出让收入7200多亿元……
体检就是为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体检的目标。“审计很大程度上已演变成为改革的督导、督察作用。”高培勇说,如果说我们能把这次土地有关审计状况作用尽可能发挥好,把这方面的信息用好用足的话,它所产生的对于改革、对于发展推动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既要查腐败又要管“乱来”
土地领域腐败严重,这一点大家注意较多;但土地问题管理混乱、浪费严重,管理绩效低下,也非要有效治理不可。此次审计过程中,对于侵害人民群众利益、官商勾结、中饱私囊、倒买倒卖土地获得不正当利益的问题,坚决予以查处,绝不姑息。目前已经移送有关地方以及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等重大违法违纪问题397件,有关地方和部门正在组织查处。而对一些地区自行规划建设城市新区,有的地方违规审批设立开发区;一些地方政府持有的建设用地和用地单位闲置规模较大等,也不放过。
“审计中所揭示的问题大多是多年累积形成的。既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不健全的原因,也有管理不到位、执法不严格、少数领导干部政绩观不科学、法治意识淡薄等原因。需要围绕依法有序有效利用土地,通过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强化监督,逐步加以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叶剑平说,随着改革全面深化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通过完善监督管理,健全制度机制,加快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土地领域存在的相关问题会得到较好的解决,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025-09-22 14:26
2025-09-21 21:45
2025-09-21 15:22
2025-09-21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