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商业不动产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凌波认为,对于散户投资者而言,由于实体的投资产品少,房地产确实是大宗投资的必选品种,而住宅调控多年以来都没能调下去,客观的事实造成了乐观的估计,但未来住宅的投资回报增幅会较为平缓,“实践证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70%以上,二手房交易为主的城市,住宅投资增幅都会趋于平缓。”
谨慎投资
由于开发商缺乏多元化融资环境,长期持有所沉淀的资金太多,因此为数不少的散售商业成为中国商业地产市场的独特现象,但朱凌波告诫投资者:“如果选择商业地产作为投资品种,无论是写字楼还是商铺,还是应该以整体持有的项目为主,散售对品质的冲击很大,并不是繁华地段的写字楼和商铺就一定能成功。”
当然,如果选择商业地产,不确定性的风险会比住宅更大,如果整体持有,就需要有规划、品质、招商、运营等方面的专业队伍,长期持续地去经营。
在二、三线城市,万达、龙湖等品牌房企的大商业主力店带动了其项目商业销售,也有一些成功案例宣传,商业地产的销售形势颇为火热。不过,朱凌波表示,“各个城市核心区商铺价格受级差地租影响不大,三、四线城市核心区的商铺可能也能卖到5万元/平方米以上,因为这个城市可能总共只有这么一个商圈,而这个地段是这个商圈里面最核心的,而一线城市也差不多是这个价。这就对三、四线城市核心区商铺的后期溢价产生了很大挑战。如果前期的销售价格透支了未来的升值潜力,后期升值就会出现一定的瓶颈,租金、投资回报方面也要谨慎。”
几年前经常组织购房团,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转战长沙、沈阳等二、三线城市,后来又转向四线小县城的陈俊,如今已悄然转向了工业地产。两年前他来到河北省石家庄柏乡县,在那里拿了一块3000亩的工业用地,吸引浙江的中小企业到那里投资。“浙江的地价、劳动力价格等各项成本都越来越高,而石家庄的土地和税费政策都比较优惠,很多浙江的中小企业都在纷纷向外转移,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这就给工业地产带来了投资价值。”
陈俊建议普通投资者不要轻易去碰专业性太强的商业地产领域,“比如专业批发市场,热闹的时代已经过去,传统的百货、日用品、服装类的商业,受电商冲击又很大,柜台营业额下降明显。”
同时,一些城市的商业地产还出现了明显的过剩局面,以石家庄为例,商业面积远超常住人口数量,“人口我们往多了算,顶多300万人,而商业面积都已经达到五六百万平米了,大小商店遍地开花,专业市场到处都是,而石家庄不是资源城市,不是旅游城市,也不像浙江一些小城市那样外地流动人口比本地人都多,这样超大面积的商业配套就很危险。”
1天前
2天前
2025-09-22 20:40
2025-09-22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