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五条”出台后,不少在北京经商的浙江人给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陈俊打电话,咨询自己几年前买的住宅要不要趁现在行情不错赶紧抛售,改为投资商铺和写字楼。
3月20日,陈俊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刚刚还有位台州老乡来问我,他看到许多老乡在卖房,自己也很着急,想尽快卖掉。 ”
转投商业?
某地国企一位驻京办事处官员,委托自己的家属分别在北京和老家的中介公司挂牌了5套房产,仅在上述两个城市分别保留了1套房产。与此同时,他也在为自己即将多出来的现金寻找投资出路而发愁。
3月14日,在21世纪不动产北京融科橄榄城店咨询的李女士表示,她想将手中的数套房屋变卖,转而投资商铺或写字楼,所以既要挂牌出售住宅,又要关注中介提供的商业房源。
在后“国五条”时代,住宅如果作为投资品种,所得税不再按照全价1%预征,而是和商业地产一样,也按照差额的20%来缴纳。住宅的税费赶上了商业地产。
“我感觉将来住宅投资空间会越来越小,这几年不管是限购、限货,还是个税、房产税,这么多调控,每次都越来越严厉,买卖门槛越来越高,虽然房价还在涨,但是这一次我周围的好几个朋友都已经卖掉了几套。”她说。
该店的中介表示,新“国五条”之后确实新增了不少将手中多套住宅变卖后转投资商业的卖家,不仅在橄榄城店,北京的朝阳、大兴等区域整体来说,卖住宅买商业的比例也有较大增长。按照21世纪不动产的监测数据,2013年3月1日—10日,北京市网签总量为12002套,其中商铺、写字楼成交量占759套,占比6.3%,环比上月上涨了320.5%。而同期住宅的成交量环比上月增长257%,商铺、写字楼的成交活跃度比住宅高25%。
3月18日,21世纪不动产北京区域总经理寇海龙表示,住宅转投商业的现象并非从新“国五条”才开始有,从历次住宅调控政策出台后的市场情况来看,都会有一小拨投资客抛售住宅转投商业,受限购影响的投资者不能再购买新的住宅,而又没有其他更好的投资渠道,所以只能转投商业。
寇海龙说,一方面是住宅调控的挤出效应所导致,同时也和最近三年一线城市商业地产投资回报率有直接关系。以北京为例,21世纪不动产从2010年5月开始统计过CBD、金融街、中关村等商业核心区域的办公楼租金增幅,这些核心办公区域,每年租金涨幅达30%以上,如今已经翻番了;社区商铺和临街商铺租金涨50%以上也很常见。这就造成了商业地产供需两旺的局面。
成交量上涨的另一个因素是供应量的增加,例如北京五环外原先商业供应量较少,最近三年的供应量有所增多。
“国家政策对住宅的去投资化的调控方向已经没什么疑问,而商业地产关系到消费,即使国家不去鼓励,也不会有太大的政策变化,商业回报时间长而稳定,是值得考虑的投资目标。”寇海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