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北京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北京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即将亮相

来源:人民日报    2025-06-04 21:20:32阅读量:18162
[摘要]建筑面积达128万平方米,超过7个北京南站

新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什么样?

看体量,建筑面积达128万平方米,超过7个北京南站;

看功能,集成了2条城际铁路、4条城市地铁、1条市郊铁路、15条公交线,甚至预留1座码头。

然而,这样一座综合交通枢纽,地面却仅露出10片“京帆”,主体结构全部深埋地下,走进交通枢纽,仿若走入公园。

秉承“把更多空间还给城市”的理念,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成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普通站房都是由下往上建,我们则是从上往下建,先搭房顶再挖地基。”中铁建工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总工程师侯朝说。

从上往下建,专业术语称为“盖挖逆作”,施工团队需要先架起1.2万吨钢梁完成顶板,再向下逐层开挖。整个交通枢纽,土方开挖量约1400万立方米。

全新的施工工法,如何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智能装备来助力。步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施工现场,只见BIM(建筑信息模型)测量放样机器人正在有序作业,通过发射红外激光,自动照准现实点位,保证施工精度。

“有了机器人的助力,不仅精度提升,一人一机一天即可完成300个放样点的精确定位,效率达到传统工法的6至7倍。”侯朝说。

再比如,交通枢纽钢结构用量,仅西侧就达3.5万吨,焊接任务艰巨,部分钢结构焊缝数量多达3.5万条,焊缝最长可达10.6米。面对挑战,焊接机器人勇挑重任。它不仅可以适应多角度焊接,还能实现坡口自动检测、焊道自动调节修复、自动生成参数,与熟练焊工相配合,确保焊接质量“零缺陷”。

交通枢纽标志性的“京帆”屋盖也不简单。7片“京帆”主帆,上层是“帆面”,下层是“采光泡泡”,特制的ETFE膜,与水立方外立面材料相似,具备透光性的同时可以避免阳光直晒,保持地下光照柔和。

“在‘京帆’屋盖里,我们还建造了穿孔遮阳板,用来平衡冷热负荷,精确把握透光率和热传导,合理化控制室内光热环境。”京投枢纽公司建设管理部二级经理吴可嘉介绍,透过“京帆”屋盖,阳光可直接照射至地下3层,每年可减少热负荷520万千瓦时,相当于3200台家用空调的夏季制冷量,每年还可减少照明用电约48.6万千瓦时。

据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预计年底基本建成。交通枢纽拥有150多个出入口,其中60个与地面楼宇直接连通,市民和乘客可从家门口乘电梯直达枢纽站厅层,体验十分“丝滑”。

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令人期待。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责任编辑:掌柜君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中铁建发行10.9亿元公司债
  2. 2杨芳继承股份 居然智家实控人变更
  3. 3泛海控股79套不动产将被司法拍卖
  4. 4龙湖前8月合同销售金额457.4亿
  5. 5金茂前8月签约销售金额708.84亿
  6. 6北京崔各庄乡集体产业项目开工
  7. 7新城前8月合同销售金额135.66亿
  8. 8富力地产公布境内债重组方案
  9. 9方圆地产公布近期重大诉讼进展
  10. 10融信中国1-8月合约销售额27亿元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