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晚,最近2年在房企销售榜上均位列第一的碧桂园,公布了其2月份销售情况。2月份,碧桂园及其附属公司连同其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418.1亿元,较2018年2月份同比增加8.42%,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509万平方米,较2018年2月份同比增加13.24%。
前2个月,碧桂园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748.8亿元。由于碧桂园去年前2个月公布的是全口径数据,因此无法得出具体的增减幅度。不过,从其去年同期1238.4亿元(全口径)销售数据来看,以市场较为普遍的权益占比计算,今年前2个月,碧桂园权益销售额很难超过去年的数据。
而另一家龙头房企恒大地产,今年前2个月同样放缓了销售速度。2月份,恒大的合约销售金额约为215.3亿元,同比下降55.28%;合约销售面积约为20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4%;合约销售均价为1.06万元/平方米,同比上升7.5%。2019年前2个月,恒大共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647亿元,同比下降42.5%;累计合约销售面积590.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85%;销售均价约1.1万元/平方米,同比上升8.2%。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销售额出现下滑,但恒大在今年加大了拿地力度。据克尔瑞的统计数据,前2个月恒大累计拿地金额为117.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5亿元同比增加11.7%。在经历去年下半年几乎不拿地的调整后,恒大重新开始补充土地储备。
此外,万科虽然2月份的销售数据实现了增长,但整体看也出现了下调。2月份,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46.7万平方米,同比微增2.7%,合同销售金额431.9亿元,同比增长21.32%。2019年前2个月,万科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564.4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920.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约17.55%和11.11%。
对于三家5000亿元量级房企前2个月同时放缓销售节奏。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月全国29个重点城市整体成交960万平方米,环比锐减53%,相比2018年降幅达28%。其中,一线城市成交8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7%,同比上涨12%。二三线城市总体成交面积环比下降53%,同比下跌31%,多数城市的成交依旧下行。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那些调整比较充分的或者说降温时间较长的一些城市,主要是一线城市,尤其是京沪,还有类似厦门、环京这种城市会有春季行情,而大部分降温降得比较晚的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地区都没有行情。
克而瑞研究中心也认为,基于前期需求、购买力透支而造成的需求疲软问题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难改总体市场下行调整的大趋势,三四线城市也将面临更大的调整压力。
中国指数研究院预计,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仍将以“稳”为主,在“因城施策”背景下各地政府根据市场运行实际情况稳步优化政策体系,房地产市场整体将继续平稳运行,但各线城市市场将延续分化。
(房掌柜整理自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2025-09-29 07:20
2025-09-29 07:15
2025-09-29 07:10
2025-09-28 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