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28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深圳将力争在统筹城市海陆格局、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城市滨海风貌和人文内涵,提升全球海洋治理能力等方面先行先试,提供深圳经验。
为此,全市已梳理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共计65项重点项目,作为近期开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抓手。
近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 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深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出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也是基于国情、省情、市情,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和战略任务做出的重要部署。
《决定》将海洋置于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突出政府引导、市场参与,以金融和创新引领海洋经济科技发展,为深圳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决定》充分体现了全面性和系统性,涵盖了海洋产业、科技、空间、生态、文化和全球治理等领域,从规划、政策、计划等方面进行系统谋划,为深圳未来30年海洋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圳将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统领,践行人海和谐共生理念,全面推动海洋规划、生态、经济、文化、法治和全球治理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争取新的跨越,努力建成陆海融合、生态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保障有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据悉,《决定》大力倡导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多项鼓励措施鼓励海洋企业发展,包括大力发展本土海洋企业、吸引知名海洋企业总部落户、鼓励尚未涉海的企业向海延伸、扶持中小微海洋企业发展等。同时将规划建设海洋新城、南方海洋科学城等海洋产业集聚区,并大力推动金融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工作。
让市民享受城市发展的福利也是此次《决定》的一大亮点。《决定》提出,将为市民提供更多公共空间,构建世界级绿色活力海岸带,推动海洋文化与旅游、创意产业结合,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使海洋经济成为城市新的增长点。
背景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什么选择深圳?
市规划国土委(市海洋局)党组成员、海洋局副局长李喻春向记者介绍说,深圳是面向南海的特大城市,毗邻香港,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其次,深圳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培育出了华为、平安等知名企业,拥有培育海洋科技创新的土壤。
再次,深圳海洋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并独具特色,2017年,深圳市海洋生产总值2224亿元,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等三大传统产业优势突出;集聚了中集、招商、盐田港等一批龙头企业。
同时,深圳金融基础较好,金融产业居全国第三,能够充分发挥深圳证券市场对企业的带动作用。当前,深圳还营造了良好规范的法治环境,近年来深圳以法治为手段加大社会诚信、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保护力度,法制建设已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之一。
综上所述,未来深圳在海洋领域将大有可为,因此,国家选择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亮点
让市民共享海洋发展成果
●为市民提供更多公共空间,提出构建世界级绿色活力海岸带,从公共岸线、海洋公共文化设施、滨海公园、标志性建筑等方面构建滨海公共空间系统,建设滨海慢行通道、海洋博物馆、歌剧院等,旨在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滨海公共活动空间,提升滨海生活品质。
●加大海洋领域教育和科研投入,创办国际化综合性海洋高等院校,成立海洋领域研究所。
●提升市民对海洋的认识,提出加强海洋文化宣传教育,普及海洋知识,从而更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对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方方面面达成共识。
●强调对海洋的开发与保护并重,深化海洋资源的科学配置与管理,将海洋与城市发展结合,促进城市功能的逐步提升优化。
●丰富市民休闲活动,推动海洋文化与旅游、创意产业结合,促进海洋文化繁荣,打造国际湾区休闲旅游经济发展带等,让海洋经济发展成果与全体人民共享。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深圳通过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促使海洋经济成为城市新的增长点,将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全体人民共享海洋经济发展成果。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确立三个阶段目标
到2020年
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稳步改善,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国内领先,海洋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5年
重点提升在亚太地区海洋领域的影响力,基本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到本世纪中叶
实现海洋发展达到全球一流水平,全面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成为彰显海洋综合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先锋。
(来源:晶报)
2025-09-29 07:15
2025-09-29 07:10
2025-09-28 13:10
2025-09-28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