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专家认为,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从需求端看,扩大内需成为稳增长的关键;从供给端看,企业盈利状况逐步改善。展望四季度,应保持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的政策组合,保持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和金融稳定。
经济出现积极变化
一、二、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均为6.7%。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经济增长内在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运行质量、效益在提升。三季度的积极变化更多的是在8月和9月,部分指标明显好转。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扩大内需成为稳增长的关键。从供给端看,在需求增长与去产能共同作用下,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0%,工业企业生产平稳,同时9月PPI结束负增长,企业盈利状况逐步改善。
分产业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表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明显上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呈上升趋势。经济结构正在优化,新经济中的高科技、装备制造业均有不错表现。
工业趋稳态势明显。进入三季度后,工业的用电量、发电量、货运量等指标增长明显加快。
就业好于预期,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预期目标。9月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自2013年6月以来首次低于5%。徐洪才认为,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200万人应无大问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多方面不确定性。去产能进程加快可能带来经济下行压力,导致市场需求走弱,但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微观企业生存状况不佳,缺乏有效的投资机会,经济增长基础和动能较弱。当前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措施能否顺利推进,是左右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2025-09-16 19:44
2025-09-16 13:51
2025-09-15 21:05
2025-09-15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