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风云变幻,谁主沉浮?如今的楼市如同好莱坞大片,走势跌宕起伏,引来前所未有的关注。中新网房产频道特推出“一周楼事”系列栏目,梳理一周房地产行业热点新闻,解析楼市宏观调控政策,汇聚房企最新动态,搜罗楼市新鲜资讯,盘点业内权威观点,为您奉上最原汁原味的楼市饕餮盛宴,敬请关注。
在本周,北京楼市再次传出“恐慌性抢房”。对于个别媒体报道的“倒房号”等现象,业内普遍认为是被夸大的个案。但是,中小房企“断臂求生”的案例却真实存在,房地产市场业绩分化愈演愈烈。商业地产大鳄万达就四天豪取两地,快速扩张背后暗存隐患;此外,万科为求业绩,欲推出15平米户型,但业内对此反应不佳。而地产明星潘石屹本周再陷“微博 门”,被指拉涨杭萧钢构股价。
12月10日 中国新闻网:金融地块上市引大鳄争抢 商业地产缘何"受宠"
自11月26日以来,北京的8笔土地交易均涉及商业用地。其中,国内做大的商业地产公司——万达集团(廊坊万达广场) 的动作格外引人注意。在11月26日和29日,万达四天内连拿京城两块商住性用地,涉及的金额高达33.2亿元,而11月26日以来,北京总共完成的经营性土地交易也才不到49亿元。
商业地产缘何成为房地产市场上的“宠儿”?归根结底,经济收益的持续性和规避调控风险的能力,使得业内对商业地产持续看好。但是,网购对商铺的冲击以及高空置率的现状,无疑给包括万达在内的诸多主攻商业地产的房企快速扩张之路增添了一层阴影。
万达集团总裁助理刘明胜向中新网房产频道表示,万达每年都会如此拿地,每年都要建20个左右的万达广场;这次在北京的土地交易,属于正常拿地。
但在万达11月29日拿地后的第二天,淘宝和天猫的总交易额突破了一万亿大关。此前有媒体曾报道称,万达的天敌是天猫,以及各地的万达广场不断被披露出来商场人流冷清,商户退租和商铺空置。
针对网购对商铺的冲击以及二线城市商铺高空置率的现象,中新网房产频道联系了万达集团公关总监李海峰,但截至发稿前,一直未收到对方的任何回应。
12月11日 深圳特区报:房地产业业绩分化明显 股权转让多元化经营盛行
房地产市场业绩分化愈演愈烈,龙头企业依赖自身资金优势“以价换量”,销售业绩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中小房企在资金压力下“断臂求生”,转让股权;还有一些房企“另谋出路”,寻求转型,走向多元化经营。
最新数据显示,1至11月,万科、保利、恒大分别实现1271.5亿元、920.32亿元、846.3亿元销售额,均已超过去年三家公司的全年销售额。恒大更是宣布提前完成全年800亿元的销售计划。
调控之下,龙头房企依旧风光无限,但实际上不少房企的日子却并不好过。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有23家A股上市房企净利润为负,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亏损最为严重的京投银泰,亏损近2亿元;其次是嘉凯城,亏损1.56亿元;其余亏损房企,亏损额均在1亿元以内。
2012年,房地产行业股权转让延续了2011年的火热态势。在楼市调控下,银行贷款难获批,存货难消化,两大难题之下,很多房企面对资金趋紧问题,不得不转让股权“断臂求生”。
11月29日,冠城大通发布公告称,将其持有的深圳冠洋房地产有限公司100%股份,以7.33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上海诚盈一期股权投资中心。深圳冠洋拥有位于深圳热点房地产板块——月亮湾的两块地。
同样是11月29日,阳光城也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福建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将合并持有的阳光城集团武夷山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以人民币7838.67万元转让给福建望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世荣兆业11月8日发布公告称,拟转让其控股子公司珠海市斗门区世荣实业有限公司持有的珠海市世荣房产开发有限公司50%股权。
10月30日,融创置地发布公告称,已和绿城房地产达成了总值33.58亿元的收购框架协议……
12月12日 今日早报:潘石屹再陷“个股微博门” 拉涨杭萧钢构股价
微博与股市,原本没多少交集。但在微博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名人微博日益受人关注的今天,微博也成为一些投资者掘金的平台。
近日,房地产巨头SOHO中国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有关上市公司杭萧钢构的中标信息:“在刚刚结束的光华路SOHO2项目地上钢结构定标会上,共有来自中建钢构、中国京冶、北京城建精工、浙江杭萧钢构4家公司参加投标。恭喜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中标!”
随后,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转发了该微博称:“这四家钢结构厂家都是中国最优秀的,我们难以取舍。”
短短一条微博,乍一看平凡无奇,但里面提及的四家公司里,杭萧钢构(600477)是一家上市公司,加上潘石屹是名副其实的微博达人,拥有1300多万名粉丝,关注者众多。尽管SOHO中国首发微博时处于中午休市时段,但下午开盘不久杭萧钢构的股价就出现了异动。
杭萧钢构当天上午的股价走势原本一直处于盘整的状态,始终在3.84元的开盘价上下2%的区间内波动,中午则平收于3.89元,成交量也不过区区185.4万股。而到了下午开盘9分钟后(潘石屹转发微博5分钟后),股价突然直线拉升近4%,交易量也出现明显放大,最高时涨幅达到6.4%,最终报收于4.03元,涨3.6%。
12月13日 中国新闻网:15平米超小户型正审批 万科变招掘金低收入群体
有媒体近期报道,作为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万科打算将15平方米的微型住宅推向市场。万科的王石就曾预言,“内地城市的人现在已经没有资格住大房子了”,眼下这句话正在成为现实。
另外,万科集团(万科蓝山 万科幸福汇)执行副总裁毛大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万科的超小户型目前已进入政府审批阶段。该项目属于出租公寓,建成后由万科自持,不对外出售,首期有三至四百套,如果除去公摊,面积也就15平方米左右。
万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时,证实了毛大庆的说法。但是,该项目还尚未开工,详细情况要等政府审批后才向外公布。至于大家对小户型居住品质不高的担忧,该负责人笑言,“所以要请政府进行把关”。
业内对万科此举则反应不佳。此前,北京“荣丰2008”和广州“万汇楼”的失败记忆,似乎还未让人遗忘。有专家向中新网房产频道表示,万科此举很可能是由开发转向运营的一次尝试,获得高投资回报才是开发超小户型的真正意图。
12月14日 中国青年报:倒房号再现江湖 恐慌性抢房是被夸大的个案
时隔近三年,“倒房号”再次重现江湖,黄牛党的目光再次紧盯日渐热闹的北京房地产市场。据说黄牛党“倒房号”5万元一个。另据报道,进入12月,北京楼市再掀涨价潮:新盘提价、二手房涨价,很多购房者已从年初的淡定变为当前的恐慌。有二手房一天提价70万元。
不可否认,自今年三四月以来国内楼市持续升温,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无论是新房价格还是二手房价格,或房租价格,都有一定涨幅。以二手房为例,据悉,北京的成交量、成交价格年底都接近历史高点。北京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住房租金涨幅高达7.1%。有白领也称“两年房租翻一番”。
但认为目前存在大面积恐慌性购房、抢房,则值得怀疑。如果是个别新楼盘或个别二手房出现抢房现象,笔者以为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地段好、配套好的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很紧俏。但就目前楼市而言,即使存在恐慌性购房、抢房,也不是一种普遍现象。
据笔者对楼市多年观察,所谓“恐慌性抢房”,要么是放大了个案,要么是人为炒作。之前,国内楼市多次出现“放大个案”的现象。比如,2007年深圳某地产研究机构报告称,炒家忍痛折价放盘,事实证明,其实大多数炒家并没有打折甩卖。此次“恐慌性抢房”应该也是个案,因为楼市并不具备大范围抢房的基础。
而且,一些新楼盘出现的“倒房号”5万元一个、恐慌性抢购,多系开发商人为炒作,从而哄抬房价、谋取更多利润。比如,开发商把购房者集中在某一天进行集中销售,再雇佣一些人混入其中“排队”,然后控制可售房源,就造成了项目异常紧俏、供小于求的假象。相当部分开发商采用过这种销售伎俩,并通过这种销售方式获得了巨大利益。
(中国新闻网)
2天前
2天前
2025-09-25 07:30
2025-09-25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