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消失”的鲁能
在经历了高光时刻之后,就在所有人相信鲁能集团能在2018年突破千亿销售额的时候,其突然从包括克而瑞、亿翰智库等各大业绩榜单上“消失”了。
从2017年开始,在房地产市场便很少能够看到鲁能集团的身影,相较于之前的大肆拿地、高调宣传,鲁能集团减少公开拿地、项目进展减缓,甚至在此之后再也没有披露过全年销售业绩。
有传言称,在2017年两会期间,国资委与鲁能集团进行了几次谈话,自此之后,鲁能集团便没有再拿地王,2017年其在公开市场拿地费用仅19.6亿元,相较于2015年的137.8亿元和2016年的244亿元,简直不值得一提。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企业在市场上销声匿迹,首先体现的便是不拿地,但依然允许既有地块进行开发。“而央企的投资会受到较大的约束,所以这也会对企业的投资策略形成较大的影响。”
3月17日,鲁能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广宇发展发布公告称,旗下附属公司南京广宇、南京硅谷、苏州广宇向控股股东鲁能寻求1.5亿元的财务资助。
掌柜财经注意到,在这则公告中,透露了“消失”许久的鲁能近3年的业绩。
广宇发展公告截图
公告显示,2017年之后,鲁能集团业绩呈现一路下跌模式,从2017年的893亿元到2018年的491.87亿元,营收近乎腰斩,净利润也仅有45.12亿元;2019年上半年,鲁能集团营收126亿元,同比下降33.46%;净利润22.68亿元,同比下降21%,业绩持续下跌。
也是从2018年开始,鲁能消失在了各大机构的房企销售榜单中,而广宇发展也未能上榜各大榜单。
未来将何去何从?
其实,早在2010年,国资委就发布了“退房令”,要求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行业,只保留16家央企的房地产主业资质。
而2011年2月,国资委又表示,“鲁能集团在被国家电网收购之前就已从事房地产业务,且规模很大,特批鲁能集团和其他4加企业从事房地产业务。”
其他4家企业分别是中航、神华、中煤、新兴。只是,后来,中航地产被保利合并,神华集团与中国国电合并重组,并挂牌出售了自己的部分地产子公司,而中煤和新兴在地产行业几乎销声匿迹了。鲁能,成为唯一一家坚持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企业。
不过,从近几年的表现来看,鲁能集团在地产业务方面已逐渐丧失了之前的优势。为了将旗下地产业务整合到上市平台,并借助上市平台实现较好的规模效应和业绩,从2009年开始,鲁能集团开始了与广宇发展长达近10年的重组。
在经历了2011年6月宣告失败、2013年8月重启重组、2015年3月被否及2016年4月减少部分资产标的后,再次申请停牌重组后,鲁能集团与广宇发展的重组方案终于在2017年8月24日获得了证监会的同意。
自此,广宇发展成为鲁能集团开展地产业务的主要平台。截至目前,鲁能集团重庆、济南、北京、宜宾、成都、青岛、东莞、南京、苏州、张家口、福州、天津住宅业务已被纳入广宇发展的资产池中。
然而,重组后的业绩并不理想。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广宇发展的销售额分别为271.1亿元、222.07亿元和229.87亿元,仅仅达到了鲁能集团2017年销售额的四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鲁能集团土地储备约1200万方左右,天风证券在2017年曾估算,鲁能集团旗下未注入上市公司部分的房地产业务体量超过了2000万方,货值超过了4000亿。
不过,伴随着国家电网退出房地业务,业内人士指出,鲁能地产也有可能退出房地产业务。对此,鲁能集团四川公司一管理层向封面新闻证实,鲁能退出地产事宜本就是之前一直在筹备中的,并不意外。“不过目前公司暂未收到鲁能集团的相关通知,关于退出地产后旗下楼盘如何处理等事项,一切要先等国资委决策过后才有定论,预计今年6月前会有结果。”
而从鲁能集团近几年的表现不难看出,其一直在尝试多元化发展,有意淡化房地产业务,目前正“大力发展商业、文旅、体育、健康、科技、美丽乡村、民生7大创新型产业体系”。
1天前
2天前
2025-09-26 07:30
2025-09-26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