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今年上半年《中国百城库存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易居研究院监测的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5203万平方米,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6.0%。
报告指出,观察今年上半年环比数据,库存规模总体上呈现了先降后升的态势,基本和月度交易行情吻合。而从同比数据看,当前库存规模已呈现了连续7个月的同比正增长态势。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一、二、三四线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分别为2775、22248和20180万平方米,环比增速分别为-1.1%、0.5%和0.6%,同比增速分别为28.4%、0.9%和9.5%。
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三类城市都步入到库存同比正增长的通道之中。其中,一线城市预售证管控力度相对减弱,供应放量,库存同比连增13个月。二线城市终结了连续46个月库存同比下降的态势,目前连续两个月出现同比正增长,这说明其库存基本面也在发生变化。三四线城市目前保持了连续8个月的同比正增长态势,库存去化压力略有增加。
报告还显示,2019年6月,100个城市中,有61个城市库存出现了同比正增长现象。包括惠州、金华和岳阳的库存同比增长态势最明显,库存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109%、109%和76%;有39个城市的库存出现了同比下降态势,包括济南、合肥和江阴等城市库存下降态势较为明显。
“类似惠州等城市都代表了重点三四线城市,说明近期市场降温对此类城市的库存数据影响较大。”严跃进表示,而济南等城市库存下降,说明类似城市也是后续需要积极补库存的城市。
此外,报告指出,2019年6月份,一、二、三四线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分别为12.6、9.2和10.1个月。相比5月份12.5、9.2和10.3个月的数值,一线城市略有上升,二线城市持平,三四线城市则略有收窄。
100个城市中,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城市数量为0。消化周期在36-18个月的有12个城市,包括漳州、燕郊等城市。消化周期在18-12个月的有27个城市,包括晋江、洛阳等城市。消化周期在12-6个月的有46个城市,包括韶关、福州等城市。消化周期在6个月以下的有15个城市,包括九江、张家口等城市。
严跃进指出,从今年上半年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数据看,呈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这和各个月份供应、成交等指标的变动有关。从城市结构看,三类城市都呈现了库存同比上升的态势,尤其是一些市场交易开始转弱的城市,库存同比上升节奏更快。
“考虑到近期房地产交易市场的管控又开始强化,预计三季度政策面以偏紧为主,这或也会对市场交易形成抑制效应。据此判断,住宅库存上升的可能性会增大,部分房企也需要灵活制定去库存的策略。”严跃进认为。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