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应情况来看,“十一”期间北京住宅市场仅有4个项目入市,共新增1012套,预售许可面积5.5万平方米,与节前一周14盘入市的盛况已不可同日而语。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分析认为,此轮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根源在于天量信贷,“京8条”的调控手段采取了针对性的“去杠杆”措施,对于投机及投资需求的抑制直指根源。“多方组合重拳之下,北京楼市成交量已应声而降。”
一位北京南六环热点区域的地产中介表示,十一期间客户到店量明显减少,基本不用加班。“有的业主之前已经买了城里的房子,所以比较着急,确实出现降价出售的现象。”
不过,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除去北京、深圳、合肥、苏州等少数几个城市外,其他城市政策力度远远不如2014年930政策之前的执行力度(46个城市限购、全面认房又认贷限贷),“甚至很多城市可以说是蜻蜓点水”。
“但本轮调控在感觉上依然让人感到害怕。”张大伟表示,原因在于这一轮房价上涨太快太集中,事实上也是杠杆利用最过度的一次上涨。“这一轮很多投资客已经赚的盆满钵满,所以他们的止损线很低,一旦市场风吹草动,很可能会放弃部分利润离场。这种情况下,即使力度不大的调控也会出现踩踏效应。”
将产生多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从调控范围来看,虽然表面上只有20多个城市出台了新政,但这些城市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城市集中度最高的地方。据杨现领估计,这20多个城市占据了中国二手房市场交易额的85%,新房交易额的40%,估计35%的杠杆交易会受到影响。
张大伟也表示,这一轮收紧看似一城一策,但如此密集的出台说明是在高层全面施压下的集体举动,预计未来还会有多个城市出台政策,可能将形成20-30个城市调控政策风暴。
“之前的政策预期是16个房价涨幅过高过快的城市需要平稳楼市,但随着政策的密集出台,一线城市辐射区域的市场也开始加入调控行列,未来房价可能上涨的城市也会跟风出台政策表态。”
张大伟预计,一线城市及二线“四小龙”城市最后恢复至2014年930前的政策力度,甚至更大,二线城市中房价涨幅较高的城市,也将全面实施限购、限贷政策。“政策目的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市场并不理性,所以很快会出现降价的个案,如果一旦年末央行额度吃紧,房价的下调很可能会蔓延到很多城市。”
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本轮政策力度,并结合历次政策收紧后市场反应,可以预期未来楼市将逐步降温,成交量价回调可期。各个城市因需求差异性将呈现出多样化反应,如在投资投机比重较为显著的城市,量价波动将更为明显。而在资源稀缺供需矛盾长期存在的城市如一线城市,高位向下小幅震荡在所难免。
针对北京市场,郭毅表示,首付提高、信贷收紧,将使得部分客群的购房计划被迫延期。另外由于未来自住房供应还将加大供给,市场预期的走低,也使得部分客群的购房计划主动延后,观望情绪之下购房需求的萎缩将使得四季度成交量持续走低,将使得此轮房价过快上涨趋势被终结,预计四季度北京纯商住宅价格走势将趋于稳定。
4小时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