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需求侧”和“供给侧”管理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最明显的是,针对近期各界关注的一线城市楼市热闹,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提出了增加土地供应。事实上,近年来对于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特大城市,国家一直坚持“划定永久性开发边界”。但近年来人口流向表明,单纯“堵”解决不了问题,还加剧“城市病”。时隔37年后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上,国家提出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事实上是从供给侧的角度看待城市问题。与其堵不如疏,近期流传较广的一篇文章《人口密度极高的日本为什么有那么多独栋民居?》,事实上道出了人口多并非“城市病”的根源。因此,顺应人口流向规律,积极增加土地,解决特大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发挥城市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将是未来特大城市房地产“供给侧”管理的主题之一。
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近十几年来第一次减少,揭示了特大城市包括住房在内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供给紧缩,生活成本上升,倒逼人口逃离,威胁到了城市集聚效应,威胁到国家以城市群来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因此,不管是上海重拾“90/70”的户型政策,还是深圳要填海造地55平方公里,并非地方主政者单方行动,而是贯彻国家“供给侧”改革精神,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表征。同时,重点城市加大供应将增加投资、新开工的有效性,缓冲开发投资和新开工下滑,缓减因“保投资”不得不逆人口和资金流向规律,刺激三、四线城市的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