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北京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北京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全国商铺待售面积超7千万平方 近万亿资金仍涌入

来源:  尚希 胡廷鸿  2013-02-26 10:29:15
[摘要]2月20日,国务院再出“国五条”。加上本次调控加码,最近十年,政府已经第九次针对住宅市场进行调控。 事实上,被调控忽略的商业地产,增长势头并不逊于住宅。中国指数研究院显示,从2008年~2012年,商业营业用 ...

  2月20日,国务院再出 “国五条”。加上本次调控加码,最近十年,政府已经第九次针对住宅市场进行调控。

  事实上,被调控忽略的商业地产,增长势头并不逊于住宅。中国指数研究院显示,从2008年~2012年,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了将近40%,达7130.34万平方米。

  英国《金融时报》引用调查数据称,2012年中国大城市购物中心整体空置率上升,二线城市的平均空置率为10.5%,高于2011年的10.2%;一线城市空置率从2011年的7.9%增加至8.4%。

  然而,针对商业地产(仅指商铺)的开发投资却源源不断地增加。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2年商业营业用房投资额已增至9312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1.77倍,且去年增幅超25%,投资仍有加速增长之势。

  商业地产开发投资猛增

  商业地产空置率过高和投资过热问题,已是老生常谈。

  早在中国银监会2011年年中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曾公开表示,对商业地产和二、三线城市房地产风险保持“关注和警觉”。这是银监会首次在内部全体会议上对商业地产贷款提出风险警示。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08年~2010年,商业地产开发投资增加了2200多亿元,而2010年~2012年,相关投资增加了4600多亿元。

  对于开发商热衷于商业地产开发的原因,业界观点不一。

  一种说法是,住宅被限购后投资者转为购买商业地产,地产商也因此转为开发商铺。

  另一种说法是,相比住宅,各地政府更倾向于出让能长期获取税收、安排就业的商业地产的开发用地,导致地产商被迫开发商业地产。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持续的宏观调控让地产商面临财务压力,开发商迫切希望改变财务结构,使企业能在市场调控的环境下依然有现金流,因此转型商业地产开发。

  地产商的另类账本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商业地产过剩的开发风险正在被转嫁。

  兰德咨询公司总裁宋延庆说,他曾对一部分上市地产的商用物业收益率进行统计,发现除个别房企外,大多数地产商的商业物业租金回报率只有3%~5%。

  记者调查发现,租金收入并不是开发商看好商业地产的必然原因。以今年1月15日在港股挂牌的金轮天地(01232,HK)为例,截至2011年底,金轮天地旗下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仅为7954万元,仅占经营收入的15.2%,不到这些商业物业账面价值的3%。不过,这些物业的账面评估价值在过去3年中有大幅上涨,并为公司带来超过七成的账面收益,使得金轮天地不仅成功上市,还获得80倍的超额认购,融资7.6亿港元。

  和金轮天地的情况类似,去年在港股上市或增发的内地地产公司中,相当一部分公司最近三年的收益大幅依赖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

  通过上市来兑现商业物业价值的账面升值部分,仅仅是开发商生意经中的一部分。

  记者此前调查发现,与住宅项目相比,商业地产开发商或者投资商在持有、经营商业地产时,从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获得的抵押贷款比例要远超过住宅。

  陈晟说,不仅物业抵押比例高,开发商获得贷款也比开发住宅来得容易,这使得开发商对于开发商业地产更有兴趣。

  与此同时,商铺的空置并不影响高价销售,也是开发商热衷投资的一个原因。

  以上海豫园附近的一个名为“豫城时尚”的商业地产项目为例,虽然大面积空置,但根据媒体报道,该项目对外售价依然高达14亿元,报价较购入时的价格上涨了近60%。

  开发商还会选择用传统的“租金游戏”来高价销售商铺。

  一些商业地产的营销代理公司策划告诉记者,他们在销售商铺时,会策划商业地产的售后包租。他们事先会提高商铺的预期售价,然后将售价中的一部分作为租金回报,通过商业经营管理公司一次性或按年返回给投资者,以吸引后者高价购买。

  此前,住建部虽然出台政策严禁商铺售后包租,但由于上述政策仅涉及预售项目,并且只禁止开发商承诺售后包租,很多房地产项目钻了政策的空子,自行成立或委托一家商场经营公司以高额租金回报要约租赁商铺,引诱购房者购买。

  这些项目承诺的租金回报远远超过银行存款,很多商铺因此热销,但这些商铺所承诺的租金收入,通常要高过目标租户承受的能力范围。当商铺的包租年限到期时,业主们往往发现,按照开发商之前承诺的租金,商铺根本租不出去。

  政策和法规亟需完善

  对商业地产开发商来说,无论将项目卖给普通个人投资者,还是通过抵押贷款“卖”给银行,或者通过上市融资“卖”给资本市场,套现能力都要比住宅强。

  也正是因为商业地产的套现途径远远多于住宅,才引起人们的忧虑:泡沫一旦破灭,所带来的市场震荡和对经济的破坏力会远超过住宅。

  有业内人士呼吁,应当尽早完善针对商业地产的政策,并成立专门的机构来指导、规范商业地产开发。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介绍,此前各级政府都有商业网点办公室规范、指导各地商业地产的有序开发,但随着这一机构的撤并,目前这一方面的工作成为空白。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曾在去年一个地产论坛上提到,包括商业地产在内的产业地产需要积极引导,由国家出台指导性的文件。

  除了需要国家出台指导开发政策,商业地产现行的估价方法,也有待进一步修正。

  与住宅和办公相比,以经营为目的的商铺不仅提供场地,本身也是一种生产资料。即使同一商圈,不同商场的盈利能力也不相同。现有的商业地产评估方式,仅仅考虑了商业地产作为房地产的价值,却没有考虑到它作为生产资料的价值。

  但事实上,商业地产项目的不同租金,就反映了不同盈利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周边商场租金和售价作参照,评估同一商圈其他商场的物业价值的做法,合理性有待探讨。

  上海中原地产物业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宋会雍说,商业地产的评估价值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周边的租金价格,二是商铺的本身盈利能力。在评估时,应该尽可能地增加可参考样本,既考虑到商铺本身盈利能力,也要考虑到周边的物业价值,最终的评估结果最好是一个范围,而不是某个具体数值。

  综上所述,牵连国民经济多个部门且需要完善政策、法规更多的商业地产,似乎更有调控的必要性。但过去十年中,涉及商业地产调控政策并不多见。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

  宋会雍的观点代表着房地产行业很多人士的普遍看法。他说,这主要是因为相比住宅的供不应求,商业地产的市场永远都是过剩的,国家认为商业地产可以由市场自我调整,不需要出台专门的政策予以调控。

  案例

  近80万平方米供应将入市 北京购物中心市场承压

  一项关于中国各地购物中心空置率调查的排行榜显示,沈阳以高达24.3%的空置率位居榜首,此外,重庆和北京等地的空置率也都高于10%。

  另一则数据加重了市场隐忧。

  来自世联地产的数据监测显示,2013年中国七大城市的购物中心计划开业量是2012年的2.9倍,远超零售品牌商开店速度和零售销售额增速。

  记者了解,2013年北京预计将有11个零售项目进入市场,新供给面积近80万平方米。“从分布来看,北京核心区域购物中心已较为饱和。”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与顾问咨询部董事王琼向记者指出,品牌商扩张会考虑品牌推广和经营效益,在核心区域饱和后才会考虑非核心区域,所以这造成一些非核心区项目招商存在一定的困难。

  空置率的警钟

  身处亚奥商圈的北辰时代名门可以算作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2月25日,记者来到了位于鸟巢附近的这一购物中心发现,偌大的购物中心门可罗雀,除了一层有三三两两的顾客外,其他楼层很难见到顾客的身影。商场四层已出现了零星的撤柜,商场五层几乎一半以上的面积都处于空置状态。

  “北辰时代名门自开业至今客客流量一直不高,与其定位没有契合目标客户需求、地理位置,推广力度不够等有关。”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戴德梁行华北区商业地产服务主管蔡二虎表示,同一区域内的新奥购物中心空置率也相对较高。“并非市场供应量的问题,而是定位出现了偏差。”

  记者在现场看见,虽正直周日,但新奥购物中心的地下停车场却有大量空闲的车位,这与市中心一些购物中心停车位一位难求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高租金的魔咒

  “零售与商业面积增长速度是否匹配,是衡量商业面积是否供应过快的最重要指标。”世联地产集团商业事业部总经理宋春生指出,过去5年,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投资速度远远超过零售额增长,风险激增。

  世联地产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北京购物中心的空置率已经达到了11%,超过了6%的警戒线。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报告,2012年第四季度北京主要商圈中,中关村商圈的空置率最高,由2012三季度的11%上升到14%。

  蔡二虎告诉记者,购物中心不同于住宅或写字楼,不符合周边消费水平或者是租金水平太高,都会影响项目的空置率。

  目前,由于受招商周期延长、与租户租金议价能力下降,以及空置率上升等问题,商业地产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也在不断延长。宋春生指出,商业地产项目回报周期已由5~6年普遍延长至8~10年。

  宋春生表示,在宏观经济增速趋缓以及零售企业销售额下降的环境下,连锁零售企业2012年拓展比较谨慎,压缩开店计划,全年开店完成率普遍低于70%。零售企业开店积极性的下降会进一步影响到购物中心的租金水平。

  新华南MALL空置率达80%以住养商计划加速

  曾被誉为世界最大购物中心之一的华南MALL,因开业后大量空置入不敷出,于2006年被北大资源集团(以下简称北大资源)接手,并于2007年改名为新华南MALL?生活城。

  如今,五年多过去了,华南MALL是否已获重生?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新华南MALL依旧静静地躺在东莞万江路旁,除了中心广场的水上游乐项目、少许临街商铺正在经营外,其商场内部商家早已撤离,空无一人,人行电梯也被遮盖起来,上面铺满尘土,粗略估算,其空置率仍超过80%。

  商铺空置率达八成

  资料显示,华南MALL原定位为中国首个超大型主题购物公园。2006年,经营不堪重负的华南MALL被北大资源集团整体收购,原开发商三元盈晖也成为其下属分公司。

  在北大资源集团的经营管理下,华南MALL被重新规划定位为新都市主义国际生活街区,2007年7月改名为 “新华南MALL?生活城”。易主之后的新华南MALL总投资额达到45亿元。

  近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新华南MALL至今仍没有起死回生的迹象。

  记者在新华南MALL看到,除了欢笑天地、天线宝宝、万达影城、水上游乐设施、尼罗河酒店等娱乐功能项目和门口麦当劳、肯德基、真功夫等少量餐饮仍在营业外,曾经的大型超市麦德龙、百安居、SPAR早已撤离,商场内大量店铺人去楼空,部分商场改为羽毛球馆。

  记者注意到,曾被称为亚洲最大室内游乐场的欢笑天地,如今即便是周末,去游玩的人流依然较少,大量游乐设施处于停机状态。

  原华南MALL预计每天人流量可达7万人次,但自从2005年“五一”开业以来,因缺少消费人群而人气低落。直到2012年“五一”期间,北大资源重新增加游乐项目,投入巨资打造了一个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水上竞技游乐项目“幸福东莞?快乐向前冲”,才带来些许人气。

  资料显示,该购物中心占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其中商铺数量超过2300个,商铺规划建筑面积超过65万平方米。此前,有境外媒体报道称,华南MALL有99%商铺未能出租。据南方日报报道显示,直到2011年,新华南MALL已招商建筑面积为9万平方米,仅占总开发面积的20%,近80%的商业面积闲置。

  据记者目测粗略估算,其目前实际空置率超过八成以上。

  新华南MALL实际的商铺招商情况如何,实际空置率有多高?日前,记者以租用商铺的名义拨通了新华南MALL招商处熊经理的电话。熊经理承认目前新华南MALL的空置率很高。熊经理称,从今年3月份开始,将重新调整商铺功能,新的工程改造后将大部分增加餐饮店铺,“就是因为空置多,才要想办法重新调整改造”。

  “重生”路荆棘丛生

  对于华南MALL运营失败的情况,大多数业界人士认为,其在规划定位上出现差错,开发商也缺少大型综合体项目的运营开发经验。在华南MALL建成之前,三元盈晖曾在全球范围考察大型商业项目,并将其定位为超大型主题购物公园,偏重中高端消费。但由于东莞外来人口多,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华南MALL的定位与需求不太吻合。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东莞是一个缺乏城市化的城市,以工业化为导向的城市经济布局分散,城市中心人口消费能力较弱,不能与广深等城市类比。人流量较少,使得大型商业综合体经营较为困难。

  据了解,为了解决商铺空置的问题,北大资源在接手华南MALL后,便启动了全球招商活动,并推出多种优惠活动,还针对东莞大量的本地加工制造企业,于2008年提出了在新华南MALL内设立 “东莞工厂直销中心”想法,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

  但这次调整并不理想。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新华南MALL招了不少企业进来,不久后又撤走了。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看到,“东莞工厂直销中心”的经营效果并不明显,除了少量SPA连锁店和某酒类直销店还在继续营业外,其余商铺大多处于空置关闭状态。

  此外,北大资源还试图盘活该项目。2011年,以发展住宅养活商业的计划出炉。《南方日报》报道,2011年5月,北大资源成功将新华南MALL未开发的7万平方米的商业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做起了住宅开发。

  记者也看到,在新华南MALL南区的北大资源御湾项目已大部分建成,目前有高档别墅和江景洋房销售,别墅销售价格达到25000元/平方米。而新华南MALL西区的一块未开发空地,也将于今年动工建设。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地块也将用于住宅开发。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几经转手和功能调整之后,无论是商业功能改造调整,还是将商业地块调整为住宅开发,空置率依然严重的新华南MALL,重生之路或许仍然漫长。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黎礼强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魂取东方、形见世界,金茂越秀联袂呈现北京豪宅市场新标杆
  2. 2王健林、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回应来了
  3. 3起始总价54.1亿元!昌平东小口、北七家两宗宅地转正挂牌
  4. 4越秀地产8亿入股滨江集团杭州余杭地块
  5. 5北京9月已有22个新盘取证 提供近6000套房源
  6. 6广州可申请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7. 7天津盛大地产2.813亿元底价竞得天津静海城区首宗宅地
  8. 8长春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新闻推荐

  1. 1王健林、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回应来了
  2. 2越秀地产8亿入股滨江集团杭州余杭地块
  3. 3天津盛大地产2.813亿元底价竞得天津静海城区首宗宅地
  4. 4长春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5. 5北京9月已有22个新盘取证 提供近6000套房源
  6. 6起始总价54.1亿元!昌平东小口、北七家两宗宅地转正挂牌
  7. 7广州可申请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8. 8魂取东方、形见世界,金茂越秀联袂呈现北京豪宅市场新标杆
  9. 9天恒集团挂牌转让111套房产 总价超3.3亿元
  10. 10时代中国境外债务重组最终截止日期延至12月31日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