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楼市降温的说法越来越多,在政府调控趋紧、土地频繁流拍、楼盘降价的当下,楼市真的降温了吗,房价也降了吗?
9月28日,易居研究院发布《百城住宅价格报告》显示,2018年8月,其监测的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2952元/平方米,相比7月份12809元上涨了143元/平方米,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8.1%。
观察历史数据可知,在2010年至2016年上半年,100城房价走势相对还是平缓的,但是2016年下半年开始房价明显拉升,到2017年底终结了过快上涨的态势。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当前百城房价已保持连续12个月超过1.2万元的均价水平,且不断接近1.3万元的水平,目前房价同比增幅已保持连续13个月的收窄态势,这充分体现了近一年“房住不炒”的政策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较7月份出现上涨,但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却在减少。
报告数据显示,8月份,房价上涨城市为76个,而7月份为80个。观察前8月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可以发现,1-8月份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分别为61、72、66、69、77、74、80和76个。
“这说明在1-7月份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增加的大趋势下,8月份有所减少。换而言之,下跌的城市数量有所增加,即目前下跌的城市数量为24个。”严跃进解释。
房掌柜注意到,8月份,100个城市中,包括宜昌、海口和北海等城市房价同比增幅较大,增幅分别达到了52%、42%和42%,而大厂、香河和廊坊等城市的房价下跌最明显,跌幅分别达到了29%、29%和26%。
对此,严跃进表示,宜昌、海口等城市房价大幅增长和此类城市楼市交易比较火爆的因素有关,若是增幅继续偏大,那么未来政策收紧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大厂等城市房价下跌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新房交易数据不多导致数据异动、新房项目备案价格受到严厉管控等。
报告还显示,8月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中,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分别为42548、13762和10698元/平方米,同比增幅分别为3.5%、12.9%和6.3%。
在严跃进看来,从幅度上看,二线城市的同比增幅是最大的,这也是此类城市当前政策频频加码和“打补丁”的原因所在。“横向对比看,一线城市同比增幅最高点出现在2016年9月,这恰是“930新政”出台的时候,随后此类城市房价同比增幅曲线开始收窄。受一线城市房价降温的影响,到了2017年下半年,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也呈现了降温的态势,即同比增幅曲线从高位开始下行。”
分区间来看,一线城市4万元以上均价水平持续了17个月,二线城市1.2万元以上均价水平持续了14个月,三四线城市1万元以上均价水平则持续了12个月。
而一线城市在2018年1月房价创下了新高,即为42607元/平方米,随后月份则总体处于下滑态势,到了今年下半年房价则呈现了小幅反弹的态势。
此外,8月份,一百个城市中,深圳房价最高,达到55265元/平方米,荆门房价最低,为4678元/平方米。此外,深圳、上海、北京、厦门、三亚、杭州、福州、南京、宁波、珠海和燕郊等11个城市房价突破两万元,而苏州、海口、广州等城市房价也开始接近2万元的均价水平。
对于当前房价变化,严跃进认为,8月份开始已经出现了部分降价的现象,这说明对于部分开发商来说,在积极增加推盘的时候,会发现项目销售情况不达预期,所以会主动调低价格或者增加优惠的内容。
“9月份还会有更多城市加入到降价的行列之中。”严跃进预测,尤其是目前新推盘的项目较多,市场营销的竞争更加激烈,所以房企也会调整定价策略,进而影响相应城市的成交均价水平,这也从侧面也说明一点,即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应正不断显现,房价过高的态势也逐渐受到遏制。
2025-09-29 07:15
2025-09-29 07:10
2025-09-28 13:10
2025-09-28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