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北京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市场研究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抢滩”监管窗口期 4月房企融资需求已近千亿

来源:房掌柜  整理  2018-04-17 03:13:36
[摘要]在多数分析人士看来,房企仍有一定的加杠杆余地,预计融资行为仍会继续。

在多数分析人士看来,房企仍有一定的加杠杆余地,预计融资行为仍会继续。但长期来看,随着监管的趋于严厉,国内融资的规模和频率也将逐渐下降。海外融资的情况,将视汇率波动的因素而定。

虽然金融监管越来越严,但房企的融资动作并未减缓,反而越来越密集。

4月9日以来,宝龙、招商、中骏、中粮等房企均公告宣布融资事项,以发债为主;旭辉、朗诗、华远等房企也表示,即将有融资动作;阳光城和雅居乐则分别完成了长租公寓REITs和商业物业CMBS的发行,属于衍生业务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截至4月13日,上市房企发债规模约合1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80.6%。4月以来,上市房企发布的各项融资需求(已融资和拟融资)已近1000亿人民币。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本身就对资金有着大量需求。今年以来“逆监管而上”的现象,则体现出这一时点的需求格外强烈。分析人士认为,规模导向、多元化布局推进,叠加3、4月份的“传统融资旺季”,导致了上述现象出现。此外,国内金融监管日渐严厉的大趋势,也在促使企业追赶这一“窗口期”。

海外融资占比增加

3、4月份是房地产行业传统的融资高峰期。这一方面是因为年度业绩完成发布,企业评级完成,业绩较好的房企会在此时点进行融资,以求较低的成本;另一方面,企业的年度乃至中长期目标基本敲定,对资金的需求规模可以测算出来。

4月12日,宝龙地产宣布,全资子公司上海宝龙已获准发行30亿元公司债券,成本不详。仅两天前,宝龙地产发行了2021年到期的3.5亿美元优先票据,成本为6.95%。

同在12日,旭辉宣布拟发行美元计值的优先票据,金额最终确定为5亿美元,期限三年,成本为6.875%。中国金茂、泰禾、阳光城也在12日发布了融资或资本合作的消息。

4月9日以来,中骏、中粮、蓝光、华远、招商、朗诗、雅居乐、碧桂园等房企均公告了融资动作及融资意向,可计算的资金需求规模超过300亿。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指出,分析这些融资动作,可发现三个明显变化:海外融资增多,资金成本提高,融资密度加大。

宝龙、旭辉、中骏、朗诗、越秀等企业均采取了发行美元或港元债务的方式进行融资,龙光地产则计划在新加坡发债。综合来看,房企海外融资占比在3到4成,明显高于去年。严跃进指出,这与境内金融监管加强、融资难度增大有关。

有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作为开发贷主要来源的银行贷款,就已出现审核流程趋严、放款周期拉长、资金成本提高的现象。债券、信托、基金等融资渠道同样如此。受此影响,房企在海外融资的尝试,从去年末就已出现。

无论海外还是内地,国企的融资成本大多升至5%以上,民企则普遍在6%以上水平,部分企业甚至超过7%。比如,蓝光发展即将在上交所发行的一笔5.5亿元3年期债券,利率为7.2%。中骏已发行的一笔6亿美元3年期优先票据,成本达到7.45%。

近几年,随着金融监管政策趋严和利率水平提高,房企的内地融资成本呈上升趋势。2016年,内地发债平均成本在4%-5%,部分企业可低至4%以下。到2017年,成本普遍提升至5%以上,部分超过6%。即便诉诸海外,资金成本也因美元加息而抬升,且普遍不低于国内融资。

与往年同期相比,这一时段的融资频率十分密集,每天有近10家房企发布融资动态,部分企业连续出手。

以泰禾为例,自今年1月1日以来共发布7条融资公告,涉及发行境外美元债券、商业地产(五四北泰禾广场)项目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购房尾款资产支持票据、长租公寓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公司供应链资产支持票据等5种融资方式,公告融资金额合计超过250亿。此外,泰禾还于4月12日与长城资产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涉及多项金融、资管领域的合作。

上述情况成为今年以来房企融资动作的缩影。据中原地产统计,今年前3个月,房地产领域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近500款,成立规模超千亿元,同比增长约90%;仅1月的成立数量就与去年一季度数量相当。

规模导向引发资金需求

房企在此时点上释放出对资金的大量需求,并非出于偶然。

泰禾的连续融资动作,很容易让人想起其对扩规模的追求。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在去年12月表示,2018年,泰禾将力争迈入2000亿时代。而根据易居克而瑞的数据,2017年泰禾的销售规模为1007.2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粗略统计,目前提出超千亿销售目标的房企,已有30多家。有的房企今年对外公布的目标增幅是40%、50%,对内却高达80%甚至翻番。去年销售不足700亿的金茂,就提出3年后实现2000亿的目标。

“规模越大的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往往就越大;冲击规模的房企,对资金的需求同样很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规模导向”是企业资金需求增加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随着多元化转型的推进,一些衍生业务也需要资金投入。从商业模式上看,商业地产、长租公寓等产品的投资回报周期长,短期内并不能产生大量回款。这也使得资产证券化类融资开始增多。

4月初,阳光城首单A股民企储架式长租REITs获深交所评审通过,规模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获准在2年内分期发行。4月10日,雅居乐完成了集团首单CMBS的发行,规模为46亿元,票面利率5.85%,产品期限为18年,每3年有一个行权窗口。

在严跃进看来,房企扎堆融资,还有争夺时间窗口的考量。“金融监管政策越来越严厉,对于在国内融资的房企来说,时间窗口已经不多。”

今年两会期间,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还表示,房地产金融风险是可控的,但“个别房地产企业可能在财务方面比较激进的现象,会有一些风险”。此后,监管层关于金融去杠杆的表态和动作不断出现。

思源地产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兼首席分析师郭毅认为,房企的各项融资渠道都将受到影响。具体而言,国有银行贷款只支持百强房企(部分收紧至TOP50房企)、地方龙头房企或白名单客户的开发贷需求;股权债权融资方面,明股实债、借壳绕道等变相输血的方式已无法操作,只有“真股+股东借款”才合规;信托、私募基金、资管通道等非标产品有一定空间,但仍存监管收紧的可能;资产证券化产品则对房企资质要求较高。

她认为,“综合来看,去杠杆环境下,房企外部融资渠道受到极大制约,尽管表外融资成本高达12%-18%,境外融资也因汇率波动导致隐形成本的提升,但龙头房企尚有腾挪空间,而中小房企将陷入更加艰难的融资困境。”

如此多的融资动作,会不会提高房企的负债率?

从年报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65%-85%之间,净负债率水平不等,但大部分企业现阶段的资金“危机”并不明显。分析人士指出,很多房企在这两年进行了债务置换,使得债务总成本降低,短期负债的比重也有所下降。同时,经过过去两年的销售,大部分房企握有较充裕的现金流,且多数能够覆盖短期负债。

因此,在多数分析人士看来,房企仍有一定的加杠杆余地,预计融资行为仍会继续。但长期来看,随着监管的趋于严厉,国内融资的规模和频率也将逐渐下降。海外融资的情况,将视汇率波动的因素而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张敏)

分享到:
责任编辑:肖硕丰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王健林、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回应来了
  2. 2起始总价54.1亿元!昌平东小口、北七家两宗宅地转正挂牌
  3. 3一骑绝尘!电建地产泷悦·玖宸荣获北京金秋别墅市场“三冠王”
  4. 4越秀地产8亿入股滨江集团杭州余杭地块
  5. 5北京9月已有22个新盘取证 提供近6000套房源
  6. 6广州可申请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7. 7天津盛大地产2.813亿元底价竞得天津静海城区首宗宅地
  8. 8长春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新闻推荐

  1. 1一骑绝尘!电建地产泷悦·玖宸荣获北京金秋别墅市场“三冠王”
  2. 2王健林、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费 内部人士回应来了
  3. 3越秀地产8亿入股滨江集团杭州余杭地块
  4. 4天津盛大地产2.813亿元底价竞得天津静海城区首宗宅地
  5. 5长春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6. 6北京9月已有22个新盘取证 提供近6000套房源
  7. 7起始总价54.1亿元!昌平东小口、北七家两宗宅地转正挂牌
  8. 8广州可申请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9. 9魂取东方、形见世界,金茂越秀联袂呈现北京豪宅市场新标杆
  10. 10天恒集团挂牌转让111套房产 总价超3.3亿元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