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多校划片意味着,通过购买学区房进入好学校的办法可能会落空;同时,给不在优质学校学区范围内的人进入优质学校的机会。另外,为了让更多适龄儿童接受优质教育,北京将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学区房”成为近段时间北京房价暴涨“急先锋”后,相关调控措施不断出台,近期又与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相叠加。
4月16日,北京市教委发布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对“学区房热”祭出两道杀手锏:
强化部门联动审核,区教委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审核入学资格。特别是对实际居住的审核,重点对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户等情况进行核查,凡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的,均不得作为入学资格条件;
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积极稳妥探索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
尤其是北京市今年明确提出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在以往个别区域和学校参与多校划片招生基础上扩大参与多校划片的学校数量和比例,并从小升初阶段推广至幼升小阶段。
截至4月27日,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等学区房热点地区已出台入学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多校划片政策。比如朝阳区政策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于2017年6月30日后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所对应的实际居住地址不再对应一所学校,适龄儿童少年依据该实际居住地址登记入学将参加所在片区的统筹分配。
“多校划片意味着,通过购买学区房进入好学校的办法可能会落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另一个作用是给不在优质学校学区范围内的人进入优质学校的机会”。
多校划片冲击“学区房”
梳理近年来北京市和各区入学政策发现,作为免试就近入学的方式之一,多校划片于2014年进入政策视野,并主要在小升初阶段采用。记者发现,“城六区”中,此前只有丰台区在幼升小阶段采用多校划片,其他各区均只采用单校划片方式。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在多校划片的实施力度上会进行“升级”:往年仅有个别片区、学校会实施多校划片,而今年参与多校划片的学校数量和区域都将大幅增加,其中包括西城、东城等热门区的热门校。
其介绍,多校划片的操作方式是统筹2所及2所以上的学位资源(其中包括优质资源),根据个人需求和志愿进行统一公平分配。
这或将对“学区房”造成致命打击,因为即使购买了优质学校的“学区房”,也可能被派位至其他一般学校。
各区政策并不相同。海淀区政策相对缓和,其仅规定,自2017年起,根据学校分布、学位供给以及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逐步推进多校划片入学方式。
4月26日发布的丰台区政策则规定:从2017年起,我区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就读学校实施记录管理。2017年9月1日起,逐步实行购置“二手房”的房主子女通过多校划片派位方式入学。
4月27日发布的朝阳区政策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于2017年6月30日后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所对应的实际居住地址不再对应一所学校,适龄儿童少年依据该实际居住地址登记入学将参加所在片区的统筹分配。
由于今年的入学招生工作在5月就已完成信息采集,在7月就已结束,因此,丰台、朝阳两区的政策还不会影响到今年已购二手学区房入学的人群。
多校划片如何操作?
按照目前政策,对已购买学区房人群尚未造成“震荡”。这是因为,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称,对完全符合学校单校划片条件的,政策不变;不完全符合、入学条件不完全具备,应当就近入学的,实施多校划片。
丰台区政策就规定,学校在接收完成单校划片入学的儿童少年后,剩余的招生计划根据儿童填报的多校划片志愿由计算机随机分配,确定入学学校。
那么,“不完全符合学校单校划片条件、入学条件不完全具备”具体指什么情形呢?
上述负责人称,未来,将根据房产、户籍、居住年限等因素,进一步加大多校划片的实施力度,具体办法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定。
东城区一所小学招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东城区入学政策对有房有户籍人群影响不大,但会加强对是否在户籍所在地实际居住的入户调查,如果两者不符,可能会被列入多校划片范围。
西城区教委一名工作人员也称,多校划片政策可能对“挂靠户”等未在户籍所在地实际居住的人群带来影响。
2025-09-25 07:15
2025-09-25 07:10
2025-09-24 12:14
2025-09-23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