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一线城市和二线热点城市楼市热闹的情况下,主要城市库存不断下滑,一些热点城市由于供应不足,房价仍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
存销比处历史低位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最新发布的35个城市住宅库存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易居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425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0.9%,同比减少5.7%。
这35个城市包括: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二线城市有长春、沈阳、天津、太原、济南、青岛、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南昌、长沙、福州、厦门、贵阳、南宁、西安、兰州、西宁;三线城市含淮南、马鞍山、济宁、烟台、常州、南通、温州、九江、荆门、茂名、北海。
报告显示,8月份,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新增供应量为233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8.1%,同比增长26.9%。8月份推盘节奏相比7月份有所加快,说明房企入市积极性在提高。8月份,35个城市月度新增供应量小于新增成交量,所以促使8月份的库存出现了下降。
从反映去库存压力的存销比来看,8月份,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即库存去化周期为9.1(个月),该数值相比7月份的10个月收窄。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观察历史数据,目前存销比处于历史低位,并不断接近近5年最低点即2011年2月7.5个月的数值。预计未来几个月该指标总体上会继续下滑,也意味着后续房价上涨压力仍很大。
分城市类型来看,8月份,一、二、三线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分别为7.5、8.7和13.9个月。相比7月份8.5、9.6和14.7个月的数值,三类城市均有加快的表现。
其中,一线城市已连续20个月存销比数值低于12,这也是近期一线城市房价出现比较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同时,新房市场的去库存周期较小,相应房价上涨的压力可能会转嫁到二手房市场上。
二线城市的逻辑和一线城市类似,目前存销比处于12个月以下的水平,房价上涨幅度相对也较大。部分城市存销比数值比一线城市还要小,房价上涨幅度自然更大。三线城市存销比数值继续缩小,但相比一二线城市,依然较大,仍处在去库存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