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地频繁出现,成为一二线城市常态。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拿地的企业整体看在2016年集中在国企中,截止日前,拿地比较多的过百亿房企合计有16家,其中国企比例多达9家,包括信达等企业在土地市场收获了多个高价地。
16家百亿拿地房企合计拿地3190.46亿,其中9家国企拿地金额就达到了1746.73亿,占比达到了54.6%
从单宗地总价最高的全国50宗土地看,合计50宗地成交金额为2285.1亿,其中国企来源的高达65.3%,1493.65亿。
从地块分布城市看,南京总价高价地最多,达13宗、苏州8宗、北京7宗,杭州4宗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整体看,国企在这一轮土地市场热潮中占据了绝对主导
50宗高总价地块,其中有32宗地块被国企获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
出现高价地潮的根本原因还是,资金潮下的资产慌。: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未来一年房价不涨超过50%,拿了高价地的企业都将面临入市难题,巨大的成本压力将风险非常大
首先:土地市场持续热闹成为一二线城市的常态。而目前的市场创造高价地的基本都是上市企业+国企,资金实力更强。对未来市场波动的抗压抵御能力也更强。
在过去一年,房地产政策宽松,上市企业融资资金成本大幅下调,也导致了很多企业敢于拿地,国企在土地市场也表现的更加激进。
其次:高价地蔓延,很多之前刚需的区域,都出现了高价地。北京、上海出让的郊区土地未来售价预期都要在6万+。导致市场全面高端化
未来新上市的商品房定价会出现高端化趋势,而很多过去认为是非豪宅区的区域将会供应大量的豪宅项目,对市场定价有明显影响。
第三:楼面价超过房价已经成为常态。已经出现了遍地高价地的现象,虽然高价地不完全代表未来市场售价,但如此多的集中出现,未来房价很难不受到影响。
房企拼抢高价地开始从国企蔓延到民企,预计2016年未来房企竞争土地会越来越激烈。
但未来一年房价是不是会出现这么大幅度的上涨疑问很多,高价地入市的难度多大,将成为2016-2017年最大的疑问。
市场的豪宅化开始,一线城市地价飞涨,其中北京的平均商品房住宅楼面价已经全面超过3万7.这种情况下,未来豪宅化难以避免。房企未来运营的难度越来越大。
整体市场看,北京、上海出让的多宗住宅用地,要求都是7090用地,但这政策并没有抑制住高价地出现。整体看,未来刚需已经只能在二手房市场。房企竞争依然越来越激烈。按照目前地价超过房价的趋势,需要未来2年房价上涨100%以上,这些高价地才能上市。
二线城市高价地频繁出现,这将影响后续二线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整体看,特别是南京、合肥、厦门苏州,房价上涨的二线四小龙成为高价地最密集的二线城市,房价如果没有约束性政策,很可能会爆发式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