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集中供应的青浦为例,在售新房的总面积在106万平方米,加上去年住宅出让的土地,理论上的库存可以达到180万平方米。在扣除了3月份成交特殊放量的3月4日、3月24日、3月25日三天后,日均成交在4700平方米,则去化周期在12个月。
短期内量能会有局部下滑,郊区的下滑会更明显一点。3月初,政策面、基本面延续了市场高热度态势,进入3月之后,市场普遍认为后续会有调控政策出台,因此纷纷赶在新政出台前集中入市,这就造成了量能集中释放。未来部分楼盘成交量会有两到三成的降幅。
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卫欢向记者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信心产生的博弈大于实际限购产生的影响,此外,资金供给、贷款难度比较大,银行如果贷款折扣上调,又会打压一部分购房者的入市信心。在市场波动之后,有刚性需求的人还是会选择入市,毕竟上海对于政策的消化能力很强。
虽然部分地区去库存压力不小,但开发商却缺乏降价动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1392亿元,同比下降1.0%,但仍处于高位,而上海今年1~2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99.81亿元,增长10.3%。这些都表明,至少在短期内开发商还不差钱。
当然,不会大幅降价的预判,只能从短期来看。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表示,这次上海新政影响的最大人群是改善型需求和外来人口需求,而调控政策实际影响的人群在15%左右。
新政虽然把需求延后,但需求本身并没有消失。因此,调控影响的时间不会太长,交易量下滑也不会非常明显,而且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季度。此外,新开工量还在持续下降,一手房库存不会增加,短期内待售面积会增加。随着在建施工面积逐步转化为待售面积,总的库存并不会减少。
对于开发商来说,前期已经积累了资金,从这个角度来说,开发商并不缺钱,而房价台阶式地上升,开发商并不急于出货。因此从资金角度来说,开发商不会受到任何压力。短期的调控抑制了上海房价快速上涨的预期,但最根本格局不会改变。
2025-09-25 07:15
2025-09-25 07:10
2025-09-24 12:14
2025-09-23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