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零售业遭遇了难得一遇的寒冬。其中,百货业遭遇的寒冬更甚,频频关店。盈石集团研究中心将带您探究,2015年百货关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和美国百货相比,国内百货关店小巫见大巫?百货又是如何转型?
关店并非空穴来风,2012年已开始走下坡路
根据盈石集团研究中心定期追踪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重点百货企业销售额增速已经下降至3.4%的近6年来最低水平。2012年中国重点百货企业销售额增速同比大幅下降9.8个百分点至10.3%,当年全国至少关闭掉449家百货门店。同时,2012年以后,重点百货企业销售额增速以低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速度增长,并且增速差距持续扩大,百货已然进入发展瓶颈期。
2015百货关店大潮,谁主沉浮
根据盈石集团研究中心统计,2015年中国百货关店席卷了17个省市自治区、14个品牌、63家百货门店。从关店分布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百货关店最严重,福建省成为百货关店的重灾区,2015年共有9个百货门店关店。其中,仅万达百货就在福建省关店8个门店。从关店品牌来看,万达百货以关店35个门店居首位,其次为天虹百货(5家)、玛莎百货(5家)、金鹰百货(5家)。此外,2015年关店的百货不仅包括万达百货、王府井百货等全国性百货品牌,如百盛、华堂商场(伊藤)、玛莎百货等外资品牌也难逃关店命运。
国内百货关店对比美国百货,小巫见大巫
2015年中国百货虽然处于关店大潮,但全年14个品牌关店63家与美国3个品牌关店289家相比算是小巫见大巫,这种差异与两国百货市场发展程度不同相关。盈石集团研究中心发现,美国百货已经进入寡头垄断的时代,大型百货企业门店拓展迅速,如彭尼百货、塔吉特百货等门店数量已经超过千家,而且门店已经分布至国外。反观中国百货,市场较规模小,百家争强,集中程度低,而且地域性差异明显。因此,尚未发展成熟的中国百货势必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进而提升行业集中度,让市场发展更加健康、成熟。
2025-09-25 07:25
2025-09-25 07:20
2025-09-25 07:15
2025-09-25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