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是“长借短还,动态平衡”的金融调节机制。住房的投资、消费主体短时期内,一方面利用自有资金,另一方面,通过信贷、债券等方式从外部借入资金,进行住房开发、建设、投资、消费,然后在长期内通过投资主体或住房产权人随后长期的资金投入,分期分批偿还借款本息而实现财务动态平衡的融资机制。
房地产市场改革目标、线路图与时间表
首先,改革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机制的目标。
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目标应是:“实现住有所居,带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公平”。根据“居有住所”的最终目标,确立构建由安居、康居和乐居三部分组成的住房供给体系作为住房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中间目标。
一是针对中等收入以下家庭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安居住房体系。约占全部城镇人口的30%,其中,购买占10%,租赁20%。政府肩负兜底保障的责任,同时考虑个人能力、鼓励社会参与、利用市场力量实现公平有效保障。
二是针对中等收入家庭构建“市场配置、政策支持”的康居住房体系。约占全部城镇人口的40%,提供普通商品房即康 居 房 。 其 中 租 赁 占1 0 %和 购 买 占30%。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抵押担保、贷款贴息以及对金融机构的优惠等,通过税费减免(包括免征物业税)实现保障。
三是针对中等收入以上家庭的“市场主导、政府调节”的乐居住房体系。约占全部城镇人口的30%,提供质量好、标准高的乐居住房,其中租赁10%,购买20%,通过累进房产税对住房奢侈消费进行调节。
其次,改革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机制的路线图,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其一,以阻止恶性循环为目标,果断实施行政管制的制度。对住房市场投机猖獗的城市和地区,实施和完善住房限购、限价以及价格调控的目标责任制等行政管制制度;土地限价以及价格调控的目标责任制等行政管制制度;商业银行房贷限额信贷制度。
其二,以弥补制度缺失为目标,率先突破核心制度的改革。
第一,将“安居工程”作为核心制度建设的切入点,在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迅速构建缺失安居制度体系。第二,将开征房产税作为核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在先期试点基础上,快速初步建立有房产税调节的乐居制度体系。第三,将“康居工程”作为核心制度的新盲点,逐步建立针对“夹心层”家庭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康居制度体系。
其三,以攻克制度失序为目标,依序跟进配套制度的改革。
2025-09-26 07:25
2025-09-26 07:20
2025-09-26 07:15
2025-09-26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