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物:任志强、刘希模
经历了几次行业变革,曾经的行业大佬也相继功成身退,这其中包括原华远地产(600743,股吧)董事长任志强、原首开董事长刘希模。不过虽然退居二线,任志强依旧活跃在业内。
创业派:自己做BOSS
代表人物:毛大庆(楼盘)、蔡雪梅
毛大庆离开万科创建的优客工场,搭乘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机,为各界所熟知。原世茂集团副总裁蔡雪梅,在离开世茂后也选择创业,推出Elab这一新房定制平台。
分析
人事变动折射行业变迁
自去年开始,房企的离职潮就持续涌动。万科、阳光城等公司的高管层均出现大规模变动。其中,阳光城自2012年以来调整股权激励计划后,三年内已有24名中高层管理者离职。
无所遁逃的业绩压力
自去年以来,浓雾便持续笼罩房地产行业,很多房企的高管们都面临着业绩这个过不去的坎儿。截至目前出炉的业绩来看,即便实力雄厚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在经营状态上也出现剧烈分化。
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截至今年8月份,35家上市房企中,20家房企的年度销售任务完成率不足60%,部分房企的任务完成率甚至不达50%,大多数房企均面临着严峻的销售任务。
惨淡的业绩之下,也催生了高管“离职潮”。据悉,年初瑞安房地产董事总经理李进港便是因为任职期间业绩不达标而离开。而业内也有传言,成都万科前总经理刘军、中航地产(000043,股吧)副总经理柏丙林、沈青川以及碧桂园首席财务官伍绮琴等的出走,都与业绩下滑、利润率下降等原因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CRIC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开朝表示,今年以来房企高管离职广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明星经理人的光环效应,一方面则因为行业和企业的不景气。
“行业不景气时,营销的作用愈发凸显,房企对复合型高管营销人才的拼抢渐趋激烈。传统营销负责人因为业绩没过关而黯然离场,运用新技术手段又有创新思维的营销负责人被市场追逐,成为营销板块高管变动的主因。”陈开朝如是说。
战略调整下的个人抉择
行业的变革,企业也在不断调整内部结构。眼下,房企纷纷加快转型,不少企业旧业务高管裁员和新业务高管招兵买马并行。房企加快多元化,导致复合型高管人才频频跳槽。
例如,近几年房企都往商业地产领域转型,万达商业运营领域的高管流失率因此持续居高不下。随着房企加快“金融+商业地产”轻资产化运作,今年该领域的黄埔军校凯德商用也开始遭遇高管离职。那些被房企关注的其他热点领域如“互联网+地产”、“地产+产业”等互联网社区服务和产业运营方面的高端人才,不难想见未来也可能是被频频挖角的对象。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意见不合也会引发高层离职。
“在战略调整高峰年,作为承担具体职能战略和业务战略实施的高层管理人员,由于主张的发展战略方向、理念和公司主流想法不一致,这时候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会更多,也会引发离职。”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
“房企面临转型,管理层压力大、任务重,未来前景却并不明朗。不如梳理拥有的资源,趁早找条更适合自己的出路。”曾在多家品牌房企任职的职业经理人韩彤(化名)表示。
确实,在业内看来,很多高管不再看好房地产领域,尤其对职业经理人来说,行业前景驱动他们积极性的动力已经越来越弱。无论是行业萎缩导致职位过剩,还是本身不看好行业发展,都会导致更多高管另谋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