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电 地方版“国五条”细则的陆续出台引发热议。中新网房产频道梳理发现,各地楼市细则的调控力度不一,政策有紧有松。其中,一线城市调控力度明显趋紧,例如北京,不但明确规定征收20%住房转让个税,还对京籍单身人士提出限购要求。而大部分二线城市政策力度较松,甚至被指“细则不细”。另据报道称,截至目前,全国35个城市均已公布2013年度房价控制目标,且内容基本一致,即2013年房价涨幅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涨幅。而针对最受关注的“20%个税”问题,则有20余个城市在细则中只字未提。
此前,面对南京版形同“微博”的简短细则,有购房者大呼不再指望能降低房价。那么,调控政策全面出台,能否抑制房价上涨的势头?各地调控细则都有哪些特点,对房地产市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网友热议的诸多话题,昨日,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应中新网房产频道邀请做客视频访谈,深度解读了地方版“国五条”细则,并分析楼市走向。
焦点一:房价控制目标
观点:与居民收入增幅挂钩合理
3月31日,广州、深圳相继出台国五条实施细则,均将2013年房价调控目标设定为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要低于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而青岛、南京、大连、合肥、天津、重庆、成都等城市的房价调控目标均是如此。
对于这一目标是否合理的问题,陈国强说,201年相当多的城市把房价控制目标和居民收入与GDP两个指标相挂钩,相比之下,与当年居民实际收入相挂钩更能够反映房价和居民收入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水分更小一些,而与GDP增幅挂钩恐怕与房价控制指标之间偏离的可能性更高。
但是陈国强强调,如果拿当年房价均价的涨幅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挂钩,首先需要当地的房价水平是处在合理的状态,没有明显偏高的迹象。其次,拿当地居民实际收入增幅和房价水平相挂钩,是控制相对涨幅的合理性,其所表达的是对实际是涨幅的约束,而不是房价绝对值的下降。
2天前
2025-09-26 07:30
2025-09-26 07:25
2025-09-26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