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钱,所以只能暂时住在地下室里。”这几乎是所有“鼠族”的心声。如果有钱,谁又愿意住在那暗无天日潮湿的地下呢?阳光、鲜花、新鲜的空气,相信是每个年轻人的向往。同样一个小区,地平线以上是4万元/平米的阳光明媚的房子,地平线下却是500元/月的隔断房,他们同样生活在这个城市里,都是作为这个飞速发展城市的一员。并不存在人的高低贵贱,只是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所获得的社会财富的不同罢了。
当年唐家岭的“蚁族”起码还是住在地上,但是“鼠族”们却是真真正正的生活在城市的地下。他们的要求也很简单,一盏灯、一张床、一根网线,也许只有在网络上,他们才觉得自己真正的是这个大城市的一员。
2010年初,北京市民防局制定了清退人防工程散居户的三年计划。同年,北京市政府颁布第236号令,规定使用地下空间不符合规定的,应按照本市相关规定逐步治理。同年底,住建部出台《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规定出租住房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厨房、地下储藏室等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 按照北京市236号令,地下空间从事商业活动或作为居住场所的条件包括:符合防火规定、无危险构件、有通风系统或空调装置、有防倒灌设施、不得使用液化石油气、人均使用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不设置上下床等。
规定是好的,是为了给所有的“鼠族”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卫生、舒适的居所。然而现实的问题是,“鼠族”中的大部分是外地来京的务工人员以及刚毕业的学生,面对水涨船高的租赁市场他们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为了能在这个城市栖身,不得已他们才选择了阴暗的地下室。
一纸命令让百万“鼠族”搬出地下室,那在这样的城市中又让他们去何处安身?根据统计2011年,北京市外来人口达到742万人。这样庞大的外来人口,北京这样的城市需要如何来消化,这将是留给政府的新的难题。统计显示,2012年北京市的实际完成建设保障房收购18万套,基本建成10万套,配租配售93万套。
张贴在碧森里小区4号楼地下二层门口的租房制度
9小时前
9小时前
9小时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