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本市地铁日客流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当日,1027.54万人次搭乘地铁出行。昨日,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主任战明辉坦言:“大客流是意料之中,但比预计更快。两个月后,地铁14号线局部开通,地铁9号线与1号线在军事博物馆站实现换乘,地铁10号线最后区段开通,千万人次的日客流量将成为常态。”这意味着,北京地铁将超过莫斯科日均800万到900万人次的客流量,成为世界上运力最大的地铁。
数据背后折射出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最近10年,本市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从2003年的114公里,稳步增长到2012年的442公里,跃居全国最长。从2007年起,每一年都有新地铁线开通,地下网络化格局已见端倪。准时、快捷、通达等优势,吸引着市民每日搭乘着地铁在这座城市里行进。据市交通委统计,2012年,每名“地铁族”每天乘坐地铁出行的距离为15公里左右。
破记录:900万到1000万只用了一周
10年地铁里程增300余公里
铺开一张北京轨道交通路网图,2号线和10号线仿佛两个环形,内外相套;1号线连着八通线同6号线比肩而行,贯穿城市东西;4号线挽着大兴线、5号线勾着亦庄线从中心城区穿过,向南北延伸;13号线在北城画了个半圆,接驳着15号线、8号线、昌平线和机场线等;房山线通过9号线与整个路网交接。
然而10年前,本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只有114公里,线网图上空荡荡地摆放着2号线、1号线、八通线和13号线。
随着北京奥运会脚步的临近,本市进入轨道交通发展黄金期。2007年,地铁5号线开通,维持了数年的114公里总里程数增加到142公里。之后,平均每年本市都要开通55公里新地铁,至去年年底6号线等4条新线开通,地铁总里程达442公里,运营车站261座,换乘站36座。10年间,地铁总里程增加了328公里,北京地铁形成网络化运营格局。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