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春节以及两会等因素影响,联合世联行和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数据统计,上周北京楼市成交量相对前一周略微下降,新建商品住房并无回暖迹象。而一般网签数据大约会滞后半个月左右,实际上周数据统计成交量为两会期间成交量,所以上周北京楼市成交数据小幅萎缩。
据世联数据统计显示,第12周(3月16日—3月22日)新建商品房共成交903套,相对第11周下降54套,成交量再次出现收缩。环比下降5.64%;成交面积9.59万平米,环比下降7.79%;价格方面,成交均价25975元/平米,环比上升1.10%;但受限于成交量滑落,周内成交金额环比下降6.78%,达24.91亿元。
作为两会“稳定住房消费”等房地产利好政策释放后的第二周,楼市并未出现强势反弹迹象,但从近一个月的楼市成交数据来看,整体成交趋于稳定的态势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不过,北京楼市已从春节期间的震荡浮动转为平稳阶段,而随着宏观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楼市拨云见天只是时间问题。
楼市成交小幅萎缩
北京楼市在经历第7、8、9三周的震荡下跌和强势反弹之后,从第十周开始逐渐处在一个平稳的阶段。近一个月北京楼市成交量都维持在900套左右,虽然与春节之前的成交量有一定的差距,但为农历羊年楼市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上周,北京楼市成交903套,与第11周的957套相比下降5.64%,从套型结构看,第12周主力成交套型为三室、两室,分别成交套330套、310套,占全市商品住宅成交的36.54%和 34.33%。其中主力三室和次主力两室占比分别上升2.58%和下降6.53%。
虽然成交量不尽如人意,但在成交均价上却延续了上升势头,为一个月以来新高的25975元/平米,环比上升1.10%。回顾整个2015年以来的均价,除去第五周的峰值之后,基本处在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没有太大变动。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表示,北京新房市场在春节后的2—3个月都会受到春节期间暂停网签的影响,主要表示为整体成交偏少的状态。他同时也表示,实际开盘项目包括签约已经处于回升通道。
新增供应降至低谷
楼市成交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新增供应的速度,三月的新增供应却是2015年以来的最低月份,甚至是近几年以来最低的新增供应项目月份。
三月截止目前,北京市住建委官网记录在案的新增供应项目为三个,分别为西山阅家园、首开常青藤家园和悦府家园总计1302套房源。而二月份受春节,以及自然天数少等因素影响也有5个项目入市。
据北京市住建委官网公示统计,截至24日,2015年北京新增预售共19个,总推出房源13063套,总供应面积101.92万平米。其中,上周昌平的京投银泰·公园悦府及位于东坝的首开·常青藤获批入市,并已于上周开盘销售,两项目共计推出房源1124套,总供应面积达11.70万平米。
其中,首开·常青藤四期7号及11号楼21日开盘销售,所推房源在开盘后数小时内卖完,签约金额达2.5亿元。
不过,截止3月22 日,北京全市一手商品住宅可售套数为109006套,较上周增加864套;可售面积为1329.24万平米,较上周增加11.05万平米。若按近8周(去掉第8周节假日数据)北京全市一手商品住宅平均销售1279套的速度,目前的住宅存量约需85.23周被市场完全消化,与之前相比继续大幅拉长。
二手房成交量再现“U型”曲线
二手房区别与新房市场,最大的一点就是成交量都在千套以上(除去春节假期)。虽然上下浮较大,但就目前而言,二手房仍然是北京楼市成交的主旋律。
据世联行数据统计,第12周二手房市场在第11周出现明显下行的基础上触底反弹,成交走高。成交面积以及成交套数均出现了两位数以上的涨幅。
其中,成交套数由第11周的1736套上升到上周的2544套,环比上升46.54%,成交面积也环比上升了45.13%。
业内人士分析,大部分改善型置业者都是采用“买一卖一”的方式进行房屋交易,而且北京市区除有少量高端别墅项目,新建商品住房几乎都在五六环以外,从生活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考虑,以及北京市现状来看,二手房成交量仍是市场主旋律。
据房山区域部分房产中介负责人介绍,年后以来二手房一直行情看好,房源和访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而随着两会宽松房地产信号,以及公积金新政细则的进一步落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二手房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