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市不断调整的2014年,北京市住宅新房市场表现出量跌价涨的市场特征。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北京全市2014年住宅新房网签量为99024套,比2013年同期大幅下滑22.6%;这一数值为2006年以来第二低值,仅略高于2011年91016套水平。
价格方面,北京市2014年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价格为24971元/平,比2013年同期上涨8.9%。
整体来看,2014年的北京市住宅新房市场尽管在成交量方面出现了显著下滑,但商品房成交均价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攀升。
对于北京市住宅新房市场量跌价涨的情况,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表示,“量跌”主要是由于几方面原因:
一是北京楼市在经过了2013年房地产市场的热闹之后,在价格走高的同时,市场需求出现阶段性断档。
二是在楼市调控“去行政化”的背景下,受宏观楼市下行因素的影响,北京楼市需求在一、二、三季度始终弥漫着浓重的观望情绪,入市节奏比往年显著放缓。
三是在2014年年初,银行信贷收紧,楼市需求的购买力支持力度相对不足,也影响了购房人群的有效入市。
胡景晖认为,“价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随着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轨道交通建设等方面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建住宅项目在周边配套和交通配套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促使开发企业定价提高。
二是在过去的几年间,北京市宅地地价随着楼市的火热也逐步攀高,现阶段市场住宅供应的土地供应主要是2012、2013年的土地转化,土地价格显著攀升。地价的提高推高了开发项目成本,也影响了现阶段新房项目的定价和成交。
三是2014年年初,北京楼市调控“限高令”逐步松动、退出,价格高于4万/平的住宅项目不断入市,在统计结构上也显著拉高了住宅均价。
保障房建设力度加码 分流市场需求
北京市住建委数据显示2014年1月-11月,北京市保障房新开工量、竣工量、建设投资量已全部超额完成。全市累计分配保障房3.6万套,预计年底前还将陆续分配2.5万套。
截至11月底北京市保障房新开工100811套,完成年度7万套开工任务的144%;竣工107432套,完成年度10万套竣工任务的107%;完成投资额541亿元,完成全年500亿元投资任务的108%。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截止12月24日,北京市保障房网签量达17199套,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62.8%,全年预计约18000套。
对此,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北京市保障房建设在近年来不断加码,在解决北京市低收入人群居住需求的同时,已经对市场成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截止12月24日,剔除保障房之后北京市商品住房的成交量仅为75512套,比去年大幅下滑30.1%,保障房在2014年的网签量占比也接近两成(18.9%),比2013年的8.5%出现了显著提高。
基于此,胡景晖认为,随着北京市保障房建设力度的加大,2015年其对于新房市场的影响还将进一步加大。
2015年:“量增价稳”或将主导楼市
随着“930房贷新政”的发布、北京市调整普通住宅标准、11月22日央行降息等利好因素的影响逐步起效,加上北京楼市“去行政化”政策导向的发展,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从现有的市场供需情况和政策层面来看,2015年北京楼市观望情绪逐步消散、市场成交量逐步回升的情况很可能会出现,但成交价格尚缺乏显著上涨的条件,“量增价稳”或将成为2014年北京市场的主流。
2025-09-25 07:30
2025-09-25 07:25
2025-09-25 07:20
2025-09-25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