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共配置公共服务设施82处,比现行控规增加63处,包括一所老年人福利院(养老院)、两处农贸(肉菜)市场、一处群众性体育运动场地、一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其中,教育设施方面,片区将配套一所48班完全中学,一所36班小学,一所24班小学,可以满足片区中小学生就学的学位需求。还规划了3处12班幼儿园。
大陵片区拥有不错的景观资源,本次规划共落实绿地、水系面积26公顷。不仅保留现状山体,形成中央公园,还将沿新街河、天马河、大陵河布局“五纵三横”带状公园,实现主要公园绿道间距在500米左右,还有多条垂直于新街河及天马河的沿街及住区内部通廊,强化滨水景观向街区内部有效渗透,塑造“蓝绿融城”的街区生态风貌。
按照要求,滨水一线建筑高度控制在45米以下,临楔形绿地一线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以下,向街区内部逐渐升高,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天际线。
三华片区
塑造一个传统岭南水乡特色的北部绿心
规划内容
三华片区北至迎宾大道,南至云山大道,东至建设路,西至天马河,位于大陵北片区之北,面积272公顷,规划居住人口5.6万人。
三华片区现状以三华旧村和村集体物业用地为主,总建筑面积158.1万平方米,毛容积率0.58。
片区北侧为二类工业用地,与广州环境总体规划管控要求不符。部分规划道路横穿村子,也与历史文化保护要求不符。
资政大夫祠
三华村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古村落,村内的资政大夫祠是广州地区目前发现的建筑规模最大的祠堂。
本次规划范围内涉及1处省级不可移动文物、3处市级不可移动文物、1处区级不可移动文物以及10处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将全部原址保留。
片区的规划思路为保护历史遗产,推动三华古村落的保护和微改造,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具体而言,对中部三华旧村进行微改造提升,形成岭南水乡村落。北侧华海工业园、南侧村级工业园进行整体改造,统一规划建设为居住片区。
保留西部现状住宅区。一方面,策划文化旅游、购物体验等功能,为地区注入活力。改善村庄居住环境,增加公服配套,并增设文化旅游配套空间以提升吸引力。
另一方面,保留传统村落格局的基础上,梳理历史传统街巷,拆除危房。严控新建建筑高度,滨水及临传统村落一线建筑控制在45米以内,向外逐渐升高,形成梯级建筑布局,并与周边肌理相呼应。最终,塑造一个传统岭南水乡特色的北部绿心。
2025-09-16 19:44
2025-09-16 13:51
2025-09-15 21:05
2025-09-15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