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北京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北京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售楼经理讲述限购背后灰色产业链:办法比困难多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2013-10-08 08:59:40
[摘要]10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行政性调控的金牌有48道之多,但房价滚雪球般地涨了10倍,这说明行政性管制只能进一步扭曲市场,没有有效监管的制度只会滋生和助长寻租行为,加剧市场非理性博弈

一方面高压限购,一方面交易放量,南京楼市16个月连涨,涨幅超20%的“神话”是如何制造的?

从今年3月开始,南京房地产市场骤然发烧,当月销售面积达到103万平方米。今年前6个月,南京商品房销售5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以上,日均销售225套。 进入下半年以来,南京商品房销售逐月放量,许多楼盘是一月一价,甚至要找关系、送礼物才能抢到一个份额。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国庆期间走访了南京多个楼盘,在某楼盘巧遇一位“健谈”的售楼经理,不料这一番问答,却问出了楼市限购高压下的诸多“西洋景”和灰色地带。

“进里间谈”

在某楼盘的售楼部,单价逼近2万元,一套住宅都在350万~500万元之间,别墅都在千万级以上,并且一口价,无优惠。在售楼部的一角,记者开始了与售楼经理的对话。

“上海房价太贵了,开口就是6万、8万的,南京2万~3万的价格,还敢问问。外地人买房限购限贷吗?”记者以上海话问。

“跟你们上海一样,我们早限购限贷了,但也就说说罢了,办法总比困难多,办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售楼经理熟稔地整理手头的客户资料,悄声回答。

“那怎么办呢?我们上海好像做不了。”

“如果真想买,你稍等会,进里间谈。”

“你们懂的”

在里间的一个洽谈室,销售经理开门见山:“你们懂的,限购限贷,外地人主要是补社保和个人所得税证明,本地人是要弄到房产部门的证明,名下房产不能超过两套。这些都有专业机构操作,我们可以代办。”

“怎么操作法?多少钱能办好?”记者问。

“社保和个人所得税证明比较麻烦一点,中介机构要打通社保地税部门,具体的反正不用你管。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纳税申报就写个3550元,补一年的个税没多少钱,但麻烦环节多,需要搞定的链条多,也有一定的风险。” 销售经理说,去年就有个地方的地税干部因此翻船被抓,因为有风险,费用也高一点,一般在3万~5万元能搞定。“我们办的多了,每天都在办,你尽管放心,办不好全额退款。”

一个当地人插话,“我有两套房,如果现在再想在你这买一套的话,是不是只有离婚一个办法?”

“现在清理行政事业收费了,离婚结婚民政部门都不收80元的证件代办费,你如果不怕感情受伤,或者出什么意外,想折腾就去折腾,先离婚再结婚。但我们有更简便的办法,不要离婚就能办好。”

“怎么个办法呢?”记者问。

“只要是花钱能办的事就不是事。交两万块钱,节后半个月差不多就能办好,绝对保真。先交一半,办完所有购房手续后交全款。过去要不了这么久,但今年9月份以来,因为查得紧了一点,估计节后风头过去了,就能慢慢正常了。”

“博弈的结果”

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南京比上海要宽松很多,“制度是人定的,也是人在执行。房地产交易市场窗口开证明的,背后管审查把关的,就这几个人,能一条龙搞定就行。”

为了让大家相信,售楼经理又开始“讲解”背后的原因。

“这也是博弈的结果,哪里有管制,哪里就有反管制的手段;哪里有人审批,哪里就有人寻租。购房准入证明,就像过去开介绍信一样,都是人开出来的,是人就有办法。这确实是个灰色地带,相关部门睁只眼闭只眼,多多少少都有利益在里面。”

“这已是一种商业模式了。今年以来南京卖了7万~8万套房,单价都不低,河西一些楼盘均价都在2.5万元以上,一套房子动辄五六百万元,怎么可能是首套房呢?”

“市场有多大?我也说不准,但中间滋生的准入的利益链,一年至少有几个亿的交易额。把楼市带旺了,大家挣到钱了,都开心。政府相关部门也睁只眼闭只眼。”该销售经理透露,有些做得大的中介,光这一块,一年赚几千万,当然这也有风险,有的人做一阵就移民,买个身份出去了。

一个售楼经理,不用任何空洞的理论,却用娓娓道来的、充满哲学和经济学思维的通俗语言,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关于限购限贷的精彩故事,多位“听客”相视一笑,原来如此!

10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行政性调控的金牌有48道之多,但房价滚雪球般地涨了10倍,这说明行政性管制只能进一步扭曲市场,没有有效监管的制度只会滋生和助长寻租行为,加剧市场非理性博弈。

同行一位学者在回来的路上感慨:“市场比管制聪明,百姓比官员聪明,企业比政府聪明,高手在民间;任何有效的政策只有建立在顺应市场主体利益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调节市场行为。否则只能扭曲市场,一定会失败,注定会失败;哪里有管制和审批,哪里就有腐败。大到发改委的项目审批,小到房产交易市场窗口开证明,概莫能外。”

分享到:
责任编辑:柯刚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净利润同比下滑226% 金隅前三季度营收近695亿元
  2. 2惠誉评级: 中国房地产市场或将维持缓慢下行态势
  3. 3下行市场的上行力量,房产经纪老兵在不确定中传递确定性
  4. 4从登顶北京到落子昌平,中建智地深耕北京战略再升维
  5. 5MSCI发布最新ESG评级 贝壳连升三次至AA
  6. 6“十五五”规划引领转型 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格局重塑
  7. 7K11多个项目黄金周表现亮眼 香港“83琼林街”甲级写字楼迎来租务大单
  8. 8总起拍价46.85亿元 福州公开出让14宗地
  9. 9华发股份累计回购约5874万股
  10. 102025年1-10月网签TOP1,昌平进入“国贤府”时代

新闻推荐

  1. 12025年1-10月网签TOP1,昌平进入“国贤府”时代
  2. 2K11多个项目黄金周表现亮眼 香港“83琼林街”甲级写字楼迎来租务大单
  3. 3龙湖恩祥·凌雲颂——昌平主城首个新规好房,让建筑回归生活本质
  4. 4保利置业公司秘书黄卓谦退休辞任
  5. 5净利润同比下滑226% 金隅前三季度营收近695亿元
  6. 6招商蛇口第三季度营收增长超四成
  7. 7下行市场的上行力量,房产经纪老兵在不确定中传递确定性
  8. 8“十五五”规划引领转型 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格局重塑
  9. 9从登顶北京到落子昌平,中建智地深耕北京战略再升维
  10. 10香江控股前三季度营收下降64%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