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拿地热情高涨
短短一周之内,保利地产(保利西山林语 保利新茉莉公馆)豪掷百亿元拿地。10月10日,保利地产在上海以45亿元竞得徐汇区滨江地块,也就在同一天,保利地产在长沙土地市场也有斩获;随后在10月12日,又以32.59亿元再竞得上海市杨浦区一宗商住地块。就在不到一周时间里,保利集团四度出手拿地,累计出资金额达131.4亿元。
其实,在最近出现的一波抢地狂潮中,并非只是保利地产的“独舞表演”,包括万科、龙湖、金地、恒大等国内知名房企的身影也频繁出现在土地拍卖市场上。一份针对万科等五家知名房企拿地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自9月1日以来,万科在全国各地土地市场上频频出击,截止到10月14日,已经取得20宗地块,规划建筑面积达614.73万平方米,累计出资金额约170亿元。
在这一轮“财力肌肉”展示过程中,品牌房企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中小房企集体缺席。有统计数据显示,进入三季度后,品牌房企拿地的步伐明显加快,截至目前,万科、中海、保利等标杆房企在三季度的出资累计金额已超过600亿元。即使连之前深陷财务困境的绿城,也在上海拿下两宗地块,总金额约3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出现了房企高溢价拿地现象。如在近期一轮抢地潮中,招商地产(000024,股吧)经过近百轮竞价,力压龙湖、金地竞得青浦徐泾镇一地块,溢价率达75%。这与半年前经常以低价成交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
表1 部分房企近期拿地情况汇总
房企 土地宗数 规划建筑面积 总成交金额 平均楼面价 平均溢价率(%)
(万平方米) (亿元) (元/平方米)
保利地产 8 261.23 152.85 5851 28.18
万科 20 614.73 169.1 2751 15.8
金地 3 41.73 7.62 1825 0.11
富力(富力又一城 富力盛悦居) 2 32.57 17.8 5465 42.24
绿城 2 19.24 29.58 15375 36.77
招商地产 3 78.5 21.12 2691 35.85
万达 2 107.15 18.45 1721 0.19
中海 1 20.75 2.7 1301 -
恒大 5 59.34 8.02 1351 -
绿地 5 75.46 13.88 1839 6.5
注:数据来源为中国指数研究院(2012.9.1~2012.10.14)
资金面改善是主因
房企为何突然会一改过往的谨慎形象,在土地市场频繁使出大手笔?
据了解,在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土地交易市场交易状况难言理想。以杭州为例,今年1~6月份全市共推出185宗土地,但仅成交145宗,流标率达21.6%。其中住宅只推出6宗,仅成交两宗,流标率更是高达66.7%。此外,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的土地市场在今年上半年也并未表现出红火景象,同样存在一定的流标情形。
仅仅过去三个月,市场缘何突然变成另外一番景象了呢?复旦大学地产运营研究所所长蔡为民(博客,微博)分析指出,房企资金状况改善是其中最为主要原因。他说:“成交状况的回暖,使得部分开发商获得了大笔资金,同时信贷松动,加之外部融资状况的改善,都让开发商有了更多的资金投放土地市场。”
成交状况回暖,通过销售回款方式获得更多资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上海同策咨询机构跟踪监测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包括万科、金地、保利、中海等在内的国内十大标杆房企,已基本完成指标。监测结果显示,万科和金地指标完成情况最差,但已分别完成了65%和68%,只要保持现有节奏,完成全年目标自然不成问题。销售任务完成得比较理想的是世茂,截止到9月底已经完成了全年的指标,其次是保利地产和中海,分别完成了95%和92%(具体可见图1)。
此外,信贷松动、融资状况得到改善,使得房企得到了更多的资金支持用于拿地。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4.37万亿元,同比增长14.8%,比上月末高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8.68万亿元,同比增长7.3%,比上月末高2.8个百分点。业内人士指出,M1和M2的增速环比上月提升较快,显示资金流动性进一步宽松。这样的变化自然会“惠及”房地产业,中国指数研究院有关人士表示,从今年1~8月房地产行业的运行情况来看,房企资金来源达5.97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明显提高。其中,国内贷款同比增长11.2%,比1~7月提高2.4个百分点;定金及预付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0.1%和10.0%,比1~7月分别提高4.6个和5.4个百分点,除利用外资以外,各类资金来源增长幅度均大于1~7月,表明开发企业的资金状况好转更为明显。
此外,从今年3月份开始销售状况回暖,也使得部分房企预期转变。蔡为民分析指出,销售状况的改善,尤其是受提前完成销售任务这一利好鼓舞,使得开发商“看多”情绪逐渐占上风,并导致土地需求有所增加。
左右楼市整体预期
房企出手阔绰,以高价拿地,对楼市未来预期会产生影响。
汉宇地产有关人士表示,三天时间内,保利四度摘得多幅地块,一方面说明资金实力雄厚的开发商近期已进入密集拿地期,对于优质地块,展现出势在必得的信心。而另一方面,作为央企的保利地产,短期内频频出手,其中更成功创造了新“高价地”,或多或少会左右后期楼市整体预期。
但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土地市场的局部回暖很容易就转变为楼市反弹的“前奏”。蔡为民说,按照当前的房地产开发周期推算,现阶段竞得的土地,开发周期大概需要两年左右。如果板块区域内出现“高价地”,则意味着在未来两年内,房价将维持在高位。而反过来说,在目前高价获取的土地上建成的商品房,为了保证相应的利润,未来售价肯定要高出现有水平。由此看来,土地市场的回暖及“高价地”的产生,在影响市场预期的同时,还会推升未来的房价。
就短期来看,“高价地”的产生,已使二手房卖家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精明的二手房卖家已经觉察到了“高价地”的辐射效应,如9月底中电投资以20.5亿元的总价拍得黄浦江沿岸综合开发地块,楼板价为今年新高,达28983元/平平方米。受此消息影响,近期周边板块的二手房市场出现部分“跳价”行为。
土地市场的复苏,已经引起调控再度收紧的担忧。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表示,无论何种形式以何种方式让土地市场出现“高溢价”、“高价地”现象,在房地产市场仍然以“降价跑量”为主的环境下,土地市场出现“高溢价”、“高价地”不是一件好事情。土地市场“高溢价”、“高价地”是魔鬼,如果当前土地市场正在酝酿2009~2010年土地市场复苏的行情,这极有可能是市场走向出现偏差,调控效果功亏一篑,这或将导致楼市调控政策由当前的定向“微调”为主的时期转为再度收紧。
作者:甄爱军
(理财周刊)
2025-09-22 17:27
2025-09-22 17:05
2025-09-22 16:40
2025-09-22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