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两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加强调研指导,着力建章立制,强化培训宣传,树立典型标杆以点带面,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为扎实有序推进划定各项工作,两部成立联合工作组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两部还联合成立联合督导组,对各省(区、市)及106个重点城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和督促。两部部领导还专门带队,对典型省份进行实地督导。通过督导,地方各级政府认识明显提高,划定面积和比例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制定专项督察方案,将专项督察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专项督察工作启动,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充分发挥“尖兵”作用,按照“双周汇总、每月调度”及“抓住重点、拨出亮点、拧紧节点”的工作要求,精准发力、强力推动,各有关重点城市划定进度加快、成效明显。
随着工作的展开,各省(区、市)及有关重点城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多措并举,结合本地实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划定成果。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是要限制城市发展,而是通过这项工作促进各地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更好地发展。”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思想通了,工作力度更大了,成效也就越发明显。”
目标明确、部署有力、基础扎实、保障有效……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硬任务,除了各方面高度自觉、主动担当、积极配合,创新的工作方法、有力的政策措施,也是这项工作推进中表现出的一大亮点。
一是强调空间上由外向内挤压划,“定位、定量、定质”下达初步任务。两部对全国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等别、地类、坡度等进行了分析评估,根据每个重点城市周边未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状况,提出了各重点城市周边划定的初步任务,并首次将任务落实到耕地图斑。二是严格把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保护优先、合理预留、实事求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一方面,按照允许建设区“鼓励划”、有条件建设区“挤压划”、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应划尽划”的要求,将城市周边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合理预留“十三五”期间新增建设用地空间的需要,实事求是提供不能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三是严格规范论证审核工作,确保“划足、划优、划实”永久基本农田。两部从地方上报材料的完整性、证明材料的合规性、划定任务的合理性等方面联合开展论证审核,从而确保符合“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和形态优化”划定要求。
取得实效——有效实现了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形态优化的划定目标
“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形态优化”,在各方面的齐力合作、联合攻关、强力推动下,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战果。
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论证审核工作全部完成。重点城市周边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面积560.39万亩,划定后永久基本农田面积达到1883万亩,保护率由原来的43%提高到61%,提高了18%。而重点城市周边划定工作的开展,示范带动了全国划定工作的全面铺开。目前,各省份已下发其他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初步任务9600万亩,并有一些省份已全面完成了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在各重点城市,划定后的永久基本农田更加集中连片,与河流、湖泊、山体、森林等共同构成城市生态屏障,构筑起城市周边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通过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优化了城乡空间格局,形成了城市开发的实体边界,将进一步倒逼节约集约用地,促进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对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稳定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让城市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传承农耕文化提供物质基础。”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表示。
气可鼓而不可泄,劲可提而不可松。成绩固然可喜,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姜大明部长在部长办公会上强调,下一步两部将总结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督促指导各地尽快将新划入的永久基本农田“上图入库、落地到户”,抓紧推进其他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力推进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
相信在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这场硬仗一定能打赢打好,按时保质地赢得最后胜利,向党中央、国务院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13小时前
13小时前
13小时前
13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