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涉及住建系统受贿窝案,近期在北京市司法机关陆续审理,建筑行业资质升级腐败黑幕也逐渐浮出水面。
名表、股份、房产、现金、汽车……数名涉案人员利用分管审批、掌握信息、参与评审等便利,暗中进行“权利交易”,严密的程序和规定屡屡被轻易突破,给人警示、发人深省。
我国建筑行业实行资质审查和等级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必须在资质许可范围内从事施工。为提高资质“竞争力”,建筑企业纷纷“各显神通”。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原副司长刘宇昕就是其中被“糖衣炮弹”击中者。
2000年,北京一家工程公司董事长桂某找到时任原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处长的刘宇昕帮忙办理一级资质。事成后,刘宇昕收受了桂某1万美金、30万元股份,并以低于市场价90万元从桂某手中购买了一套公寓。
2006年,河北一家建设集团申请一级到特级的资质升级时初评时未能通过。后刘宇昕出面“通融”,帮助这家公司“如愿以偿”,并索要了价值15.9万元的高尔夫俱乐部会员卡。
刘宇昕在11年间至少牵扯10起受贿,非法收受款、物折合人民币超过288万元,大部分与建筑企业资质升级有关。
办案人员表示,资质升级既关乎建筑工程企业“实力”,也是地方主管部门“政绩”,一些干部乐于为走后门“牵线搭桥”。由于资质审批权力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资质评审随意、程序混乱,给权力寻租留下可乘之机。
“住建系统一些岗位属于高风险关键岗位,长期在一个部门工作,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为腐败滋生提供了土壤。”办案人员表示。
司法机关在办理这起案件过程中还发现,有的干部还借“打招呼”帮助承揽项目进行权钱交易。
因为有关部门将监理师继续教育业务委托给中国建设监理协会,2008年,一家公司为承接监理师网络教育业务而找到刘宇昕,请他帮忙跟协会“打个招呼”。
“按惯例这个项目应该招投标,但刘宇昕打了‘招呼’,所以没经过招投标,就将业务交给了刘宇昕介绍的公司。”中国建设监理协会有关负责人在案发后如此表示。
为表示感谢,这家公司在征求刘宇昕意见后,购买了一辆丰田凯美瑞汽车,“借给”他使用。2009年5月,刘宇昕把车撞坏了,提出想换辆车,这家公司又购买了一辆价值近25万元的丰田RAV4车,继续“借给”刘宇昕用。
“刘宇昕案暴露出目前行业协会管理疏漏。”办案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大额项目既不通过招投标程序采购,也不经协会领导集体决策,刘宇昕正是利用了这一漏洞,利用职权便利,要求协会负责人将相关业务直接交予指定单位承揽,并与协会负责人共同收受贿赂。
2025-09-23 07:00
2025-09-22 20:40
2025-09-22 17:27
2025-09-22 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