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住建委主任杨斌在媒体上表态,对报价明显高于项目前期成交价格和周边在售项目价格,且不接受指导的商品房项目,可暂不核发预售许可证书或暂不办理现房销售备案。
而金融街公告显示,2012年9月24日,金融街西扩地块月坛南街地块,以34亿元被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竞得。该地块土地面积1.62万平方米,折合楼面价30429元/平方米。
记者在北京市住建委的网站上,以“月坛”为项目地址进行搜索,只查到4个预售许可证,取得时间从2001年~2005年不等。最近一个项目是2008年的融泽府嘉园,其住宅拟售价格仅为1.6万元/平方米,而其最高成交均价也仅在16713元/平方米,其销售价格仅为金融街月坛项目拿地成本的6成不到。
同时,该地块所在的月坛区域,目前已是比较成熟的高档社区。周边中介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2008年以后,区域内基本已无期房住宅供应。该区域最近几年无新盘入市。
那么,金融街月坛地块这种近期无新盘推出,2008年的价格水平无法参照的情况,该政策对公司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记者致电金融街相关负责人,询问该项目的开盘时间、预计售价、建设成本等问题,均未能得到回复。
对此,房地产行业分析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个别城市通过收紧预售许可证发放过程,延发高端楼盘预售许可证的方法,控制中高端楼盘在市场当中的成交,从而结构上控制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成交均价。从表面上来看,使整个市场均价走势相对平稳,“但对于项目本身而言,短期内难以回收资金,从而影响项目的推盘节奏。”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也表示,金融街竞得月坛南街地块,倘若没有限价令出台,该项目前景仍较好。限价令出台,可能会打乱该项目的既定思路。
事实上,去年虽然北京甲级写字楼租赁市场不错,但销售型的商务地产还是遭遇 “寒冬”。以往依靠销售北京甲级写字楼,曾有过非常不错业绩的SOHO中国,2012年的合同销售额仅为94亿元,SOHO中国由售转租,一度也被认为是北京写字楼销售不佳的一个原因。
为了避免写字楼市场滞销带来的冲击,部分房企在明知会受到处罚的情况下,依然违规“商改住”,把商业性质的写字楼改成公寓进行销售,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北京销售型写字楼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