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该负责人介绍,在推动落实“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发展战略方面,国土资源部也在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的基础支撑作用。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已经完成,土地、城市、交通、水利等各专项规划正在编制当中。国土资源部负责编制的京津冀土地利用规划初稿已经形成,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经过部长办公会审议后,计划近期上报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
“其中关键是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弄清楚各个功能区适宜做什么。”该负责人表示,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规划的基础,有了这个评价才能确定京津冀土地利用最终是什么状况。比如粮食作物用地要保护多少,生态用地如何划定,城市建设发展用地布局、结构如何更加合理,等等。
待京津冀土地利用规划出台以后,三地还要根据这个总体控制性规划,各自做自己的详细性规划,分解任务,将每一块土地的具体用途落实到图纸和地块。
此外,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上,国土资源部正在参与编制相关文件,并承担了一些重大课题研究,配合制定了支持西藏(楼盘)、新疆(楼盘)、福建等省区加快发展的国土资源政策。
同时,国土资源部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开发支持力度。
从今年起,在编制下达用地计划时,除有关省份正常分配的用地指标外,对国定贫困县每县再安排300亩;允许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满足就地城镇化需要的基础上,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挂钩使用,增值收益全部返还农村,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新农村建设,下一步这项政策还将扩大到国定贫困县。
优化城镇化用地
该负责人表示,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分工方案,国土资源部正在有序开展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会同住建部,首批选择北京等14个大城市进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现在地方规划实施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市边界没有控制住。”他指出,控制城市边界,就是要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等,把城市圈住,形成城市发展有形的边界,这对今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有重大意义。
为了给规划体制改革决策提供实践支撑,当前,国土资源部与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住建部正在联合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以探索建立空间规划体系、落实用途管制为导向,意在形成有利于规划衔接融合的规划体系、协调机制和实施制度,提升政府空间管控能力。
“新型城镇化要做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体现规划的协调性和科学性。”该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四部委开展的28个“多规合一”试点已经有了初步成果,正处于阶段性收尾,下一步四部委将联合对试点成果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可借鉴、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做法。
2025-09-22 14:26
2025-09-21 21:45
2025-09-21 15:22
2025-09-21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