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下挂了5年多的房子,自己却全然不知。网签上打着自己的名字,私下里却是别人在交易。”3月7日一大早,张宝凤就来到中国质量报反映情况。
近日,张宝凤准备购买一套二手房。可是在向中介公司交了中介费、评估费98820元之后,却在公积金贷款资质审核阶段“卡了壳”。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凭空多“背”了一套房
今年2月19日,张宝凤通过北京链家地产(北苑新街坊店)欲购买朝阳区北苑五号院的一处房产,并向现有产权人支付购房定金5万元。可是,2月26日下午,张宝凤却从链家地产得到通知,资质审查未能通过。
没通过的原因竟是北京住建委资格审核中心查到,在张宝凤名下已有两套房产,不可以再行购置。两套房产中的一套为张宝凤一家的现在住所,另一套房产却连张宝凤自己都不知情。
随后,记者联系到北京市住建委资格审核中心,经核实,在张宝凤名下的另一处房产为,朝阳区北四环东路千鹤家园108号6栋509室。
说起这套房子,张宝凤是既熟悉又陌生。早在2007年底,张宝凤曾经想出售自己的小面积房产,以换购一套面积更大的房子居住,当时的交易意向就是这套房。
据张宝凤回忆,虽然当时与这套房的房主草签了一份协议,可是由于中介公司没有将自己的小房卖出,无法筹集足够资金,所以交易并没有成功。
网签注销不了了之
莫名其妙“背”了5年不属于自己的房产,这让张宝凤十分不解。既然交易失败,该房产为何却登记在自己名下?究竟是房产登记部门“张冠李戴”搞错了,还是有人蓄意“李代桃僵”冒用了自己的资料呢?
3月12日,记者根据张宝凤所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到链家地产的区域经理林忠原了解情况,据其介绍,张宝凤所说的情况确有其事。北京市住建委和朝阳区权属登记中心确实都将千鹤家园房产登记在张宝凤名下,而链家地产也确实在2007年曾担任该买卖双方的中介。
对于既然交易失败,为何房产却登记在张宝凤名下的问题,林忠原表示,只是因为当时买卖双方没有注销网签所致,并称由于当时交易失败,链家地产曾在2007年12月18日提交过网签注销申请。
“买卖双方必须同时到场,才可以注销网签协议,可是由于当时的房屋业主单女士并不配合,所以导致网签不能取消。”林忠原说,2007年前后,网签政策刚刚实施,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网签的流程,交易失败,也懒得去注销,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林忠原表示,当时负责此事的中介人员已经离开链家地产,房产业主单女士也已经失去联系,具体的细节也无从得知,只能根据存档资料了解这些内容。
对于此事件,一位从事房屋中介多年的知情人士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告诉记者,在网签制度实施之初,规则并不完善,很多中介机构都通过擅自网签以抢占房源。“二手房网签的规则是:同一套房只要有一家中介网签,其他中介就不能再介入成交,因此有的中介一看到房主挂出房子没有买家,便也立刻网签占上房子,等找到买家后再注销改签。”根据这种猜测,该网签有可能是当时中介“跑马圈地”的结果。
17小时前
17小时前
17小时前
17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