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本市召开“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城南行动计划第二阶段正式与市民见面。未来3年,北京将向城南地区投资约3960亿元人民币,实施232项重大项目,今年计划投资1000亿元。
相比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城南行动计划的思路有所创新,不仅产业要升级,城市功能要完善,发展动力也由政府主导向更多依靠社会力量转变。
本版采写京华时报记者周宇京华时报制图何将
发展思路
政府主导转向社会主导
相比第一阶段城南行动计划,第二阶段的思路有所创新。产业发展方面,上一阶段主要靠产业园区空间拓展为主,第二阶段转变为向园区功能完善与高端产业培育并重转变;城市建设方面,由基础设施为主向完善城市功能转变,着力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能力;发展动力则由政府主导向更多依靠社会力量转变。
北京市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磊表示,第二阶段的城南行动计划首先具有继承性。未来3年,是城南地区继续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要继续坚持第一阶段的好做法、好经验,持续推进城南建设。计划中提出“四个坚持”,即坚持重大项目带动、重大活动推动、重大功能区引领;坚持市级统筹、区为主体、市区联动;坚持发挥政府与社会合力,更加注重利用社会力量;坚持范围不变,力度不减,目标连续。我们特别强调,要坚持“范围不变,力度不减,目标连续”。
范围不变,就是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原崇文、宣武地区继续纳入政策范围,重点做好人口疏解和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建设改造和继承保护工作;力度不减,就是要继续加大规划、土地和市政府投资对城南地区的倾斜力度,对城南地区投资按高于全市当年增幅10个百分点以上安排,3年计划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左右;目标连续,就是要坚持打基础、调结构、上水平,要进一步夯实城南地区发展基础,重点推动城南地区发展整体上水平。
官方解读
“行动计划是民生计划”
记者:公共服务项目在二期计划里比例很大,对于这个比例你是怎么看的?
赵磊(市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我认为二阶段计划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统筹,统筹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四个方面。所以城南行动计划不是某一个方面的计划,而是全面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民生,整个投资,不论项目数量还是内容上,改善民生类的项目都占到了七成以上,城南行动计划可以说是民生计划。第三个特点就是“实”,无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还是生态建设,我们把每一年的项目都列出来了,每年都要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