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国有金融企业高管的“限薪令”在过去几天中不断发酵,尽管各家银行均在力挽人才流失,但不少行业已经利用这一时机把触角伸向银行高管,与金融业相依紧密的房地产业便欲捷足先登分一杯羹。“无论是大小房企,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大房企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才来进行成本管控,中小房企需要有金融背景的人才来找钱。”北京某大型房企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资金成本高涨
对于一手钱一手地的房企而言,处于上游行业的金融业无疑是掌握其生死命脉的关键,特别是伴随着目前地产形势的恶化,房企对于资金的渴望更加强烈,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
中海地产一直是所有房企中盈利能力最强的,据年报显示,2013年中海地产实现营业额824.7亿港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净利润231.8亿港元,同比增长23.1%。折合人民币计算,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约为183亿元,连续12年位列房地产行业第一,其毛利率高达35%,究其原因就是由于中海地产在融资、成本控制、业务协同、逆周期发展等方面都拥有极大的优势。其中,中海的资金成本控制能力极为出色,其资金借贷利率长期仅在4%左右,为内地房地产企业最低。而万科在香港上市平台上融资成本在10%左右。
“房地产本来就是金融投资行业,你的金融成本决定了盈利能力,这个就是为什么香港企业开发一个项目可以用十年的时间,而国内的开发商却用三四年的时间来完成,因为香港企业的融资成本要比国内企业低很多,这也是我们的企业一直强调周转率的关键所在。”颐和九州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张磊向记者表示。
据北京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房企海外融资规模达到424.33亿美元。其中,7月海外融资规模为56.6亿美元,环比下滑40.79%。
从近期房企的表现来看,海外融资成本已经普遍上涨,融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有限,加上销售速度缓慢,回笼资金较慢,一些房企资金压力非常大。
“从融资成本看,大部分企业的美元优先票据等成本都已经上涨到7%以上,加上美元最近强势,以人民币销售的房地产企业受到的影响非常大。”北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整体而言,房企的资金压力明显加大,目前房企均在加大融资努力,但资金成本明显上涨。
解决高资金成本,建立通畅的融资渠道是所有房企必做的功课。
分羹金融人才
“房企渴望挖到金融人才是肯定的,不过现在还不明显。”时间传媒董事长蔡照明向记者表示。
“对于我们这样的中小型房企,目前主要的贷款途径还是依靠银行,贷款主要以担保贷款为主,因此对于有大型银行工作背景的人员是我们极力争取的对象。”北京通州一位本地开发商向记者表示。
面对目前的市场形势,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以及投融资人才,尤其是熟练操作资本运作并掌握投资来源与政府资源的金融人才,在地产企业的“白银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企业高效缩短资金周期,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以前也有一些同行转投去房地产行业,一般全是客户经理,联系时间长的就过去帮开发商负责投融资的事。”某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在他看来,从银行跳槽到企业,对于一些中低层员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于此前有过银行工作经验,在办理贷款审批上有一定优势,流程时间相对会缩短,而且成功的几率也比较高,一般中小企业对于这样的人才也比较重视。
“十五五”规划引领转型 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格局重塑
房地产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天前
从登顶北京到落子昌平,中建智地深耕北京战略再升维
10月28日,中建智地携手未来科学城以26.01亿元摘得昌平歇甲地块,便是最好的证明。
2天前
香江控股前三季度营收下降64%
净利润亏损5222.88万元
2025-10-29 21:38
十年工龄是否“难证明”?链家:离职证明已开具
不断完善保障体系。
2025-10-29 21:26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5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