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上半年的土地市场和波澜不断的住宅市场一样并不平静。
北京仁达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在近日发布的《2014Q2北京房地产市场形势 》报告显示,2014上半年,北京土地市场共成交89宗,其中1季度50宗,2季度39宗,呈现前热后冷的局面。
“整体市场明显转淡趋冷,”仁达房地产研究公司相关人员表示,“这主要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楼市交易持续低迷;二是土地供应稀缺。”
北京上半年土地出让金创10年新高
延续了2013年底的热闹场面,2014年北京土地市场火热开局,前4个月共成交84宗地块,当中,仅4月份就成交了34宗地块。
此后,北京土地市场步迅速降温。报告显示,北京5月份仅成交4宗商业地块,6月份仅成交1宗工业用地。
在2014上半年,北京土地出让金达到1115.2亿元,同比增加71%,创10年新高。其中,一季度土地出让金达753亿元,,二季度土地出让金362亿元。
尽管成交额创新高,但要完成全年供地计划依然有难度。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土地市场经营性用地成交面积达583公顷,仅占年度计划中1550公顷经营性用地的38%,而去年同期全年供地计划已完成近半。
北京二季度宅地趋冷商地受捧
从用地性质来看,北京二季度土地出让呈现出住宅用地趋冷商办用地受捧的局面。
二季度,北京住宅用地仅成交8宗,且均在4月份出让,总成交额为175亿元,环比减少403亿元。住宅建设用地面积占比仅为29%,比上季度减少21.7个百分点。
这些出让的住宅用地分布在大兴、丰台、门头沟、顺义和经济开发区。其中仅大兴就成交了3宗住宅用地,在成交宗数中排第一。
与住宅用地遇冷相比,商办用地表现强劲。二季度北京商办用地共成交12宗地块,土地成交价达到175亿元,全部溢价出让。
它们分布在大兴、通州、经济开发区和房山。与住宅用地一样,大兴在商办用地成交宗数中拔得头筹,成交了5块,其次是通州,成交了4块。
不过,在所有成交土地中,成交宗数最大的还是工业用地,高达19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