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上周(7.5-7.11)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32.2万平方米,环比增加20.1%。
供应方面,经过几周蛰伏后迎来大爆发,一共有11个项目入市,总供应面积达到39.7万平方米。上周入市的项目呈现多元化格局,比如市区范围内有四川北路板块、曲阳板块、老西门板块出现新增项目,一次出现那么多市区的盘不多见。中环附近还有金虹桥板块有项目入市。改善产品比例有所提升。此外,其余地区都是刚需或者首次改善的重点关注区域,比如杨行、唐镇等等。当期入市项目最大的是唐镇板块的“融创未来金融城”,一共有近8万平方米(739套),网上报均价6.6万元/平方米。入市产品量大,有助于稳定后续成交,同时,产品多元丰富也会有助于价格稳定。
随着供应增多,上周楼市成交延续反弹格局,并且成交量超过30万平方米,处于活跃格局。预计后续签约还有惯性延续,因此即便有回落,幅度也不会太大。上周二手房市场调控再度加码,说明不管是新房市场还是存量市场楼市调控不会存在死角。随着二手房挂牌价格趋于合理,会引导正确的价格预期,市场焦虑情绪会进一步缓和下来。预计后续存量市场和新房市场的价格倒挂现象会逐步消失,这样新房的打新热的高温有望得到缓解。
央行决定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
这次降准预期之中。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推出支持减排的措施。会议上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但这次降准又超过预期,因为这次是全面降准,力度比定向降准大的多。
从以往降准对楼市影响来看,降准不会改变楼市运行趋势,但从心理层面来讲,第一次降准会对市场产生短期影响。当前楼市运行处于相对高位,对于调控政策不严厉的城市来说,短期可能还会有一定助推作用。但是对于调控政策已经比较严的城市预计效果有限。
首先,在降准前,金融端已经筑起“篱笆”,比如禁止经营贷等等。并且从政策的倾向来看,还是要把资金向实体经济引导。对于房地产金融系统还有很多管控手段在。
其次,像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有类似杭州等强二线城市,当前楼市调控政策维持最严厉的程度,并且对于楼市新现象会及时跟进,不断升级调控举措,维护楼市平稳运行。
最后,虽然这次是普降,和前几次定向降准不一样,市场上的资金更多。但是金融系统还是要做好相应防范工作,比如新的贷款品种,贷款资金去向等等,严防通过其他贷款通路最后流向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