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央行公布了最新一次逆回购招标公告。公告显示,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7天逆回购一次大幅降息了20个基点,是5年来最大降幅。
上图是3月30日的招标公告,7天逆回购的中标利率是2.20%。央行上次的7天逆回购是在2月17日,中标利率是2.40%。
逆回购利率表面上通过招标产生,但事实上是央行非常重要的“政策利率”之一。
参考 2 月份的经验:
2 月 3 日,逆回购利率下调 10 个基点;
2 月 17 日 ,MLF 利率下调了 10 个 BP;
到了 2 月 20 日,时机成熟,央行全面下调 LPR 利率。一年期下调 10 个基点,五年期以上下调 5 个基点。
那么这次,逆回购利率已经大幅松动。接下来,4 月中旬的 MLF 利率和 4 月 20 日的 LPR 利率,都会大幅下调。
时隔一个多月,央行再度下调逆回购利率,此次“降息”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如2月初操作类似,此次又是逆回购利率先行下调,预计4月中旬MLF利率有望同幅下降,进而带动4月20日LPR报价下调。
二是此次逆回购“降息”幅度进一步加大,比2月初逆回购利率下调幅度扩大一倍。
从去年12月20日到今年3月20日,央行3个月只降息了10个基点(5年期只降息了5个基点)。但这次,一下子就把政策利率降低了20个基点,跟之前形成了显著的反差。
对此,不少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观点1:降息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在房住不炒的原则下,降息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一方面降息会导致资金成本降低,真实购房者的购房成本降低,有助于这部分群体入市。
另外一方面,降低会带来银行的放贷成本降低,预计银行的信贷释放也将降低价格增加信贷量。
观点2:LPR下行基本不影响房贷利率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表示,LPR下行基本上不影响个人房贷利率,房住不炒仍然是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主导方向。银行可通过LPR加点方式确定个人房贷利率,基本保持原有水平。在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过程中,要坚决贯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房地产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效实施,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基本稳定。
尽管个人房贷利率不会有太大变动,但LPR的“降息”将利好企业贷款,推动企业贷款成本进一步降低,这也需要银行的“让利”。“下一步,央行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进LPR改革继续释放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促进贷款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下降,确保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明显进展。”刘国强称。
观点3:降息有助于实体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骏博士表示:此次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降20个基点标志着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标志着货币政策进入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阶段,选择在这个时点降息应该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复工复产需求以及国际疫情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等多方面因素后做出的决策。调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可以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增速总体趋缓,但仍相对较高,有向实体经济适当让利的空间。银行适当降低对短期利润增长的过高要求,有利于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中长期看,激发小微企业等微观主体活力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无论对企业还是对银行都是有利的,最终将有助于实体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
观点4:股市走势仍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股市来说,资金层面的宽松是可预期的,但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影响更大,股市走势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虽然降息了,但是股市还是收跌了,这是市场给出的真实的答案。
在如今利空和利多的博弈当中,降息20个基点,不过央行只给7天逆回购500亿元。在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前段时间美股暴跌带来的强大利空面前显得比较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