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北京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北京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独家|华生再度撰文:大股东就是上市公司的主人吗?(续一)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北京房掌柜  2016-07-06 07:56:10
[摘要]【华生】 ——我为什么不赞成大股东意见 万科公司股权和控制权之争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是其引出了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改进、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规制、独立董事的功能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等深层问题,这些都是 ...

那么,在万科事件中,合法性与合理性是如何发生了冲突呢?在规则派看来,万科两大股东的行为至今只是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而并未查处,因而其要罢免全部董事或改组董事会、重夺公司控制权的一切动作就都是在规则之内,完全合法,这一点我也同意。在此合法利用规则之下,在我看来产生了四个关于合理性的困惑:

一、万科是业内规模最大、业绩最好的企业。有人统计其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领先于同行。有人计算很多年来其平均年销售和利润增长均在20%-30%,近年来业绩更呈爆发性增长。有人说万科前几年分红少,其实高成长企业一般分红都少。有人拿乔布斯当年被苹果董事会解职来类比王石。

其实乔布斯那时被解职是因为当时苹果的老产品生命周期将尽,推出的新品接连失败,苹果董事会认为乔布斯的一意孤行会导致公司更严重的困境,故而将其解聘。世界上还没听说哪家正在快速发展和不断创出更优秀业绩的管理人被股东罢免。

二、万科的治理结构、公开透明度和企业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国内现代企业制度的典范。华润原来长期作为其第一大股东的积极不干预态度成就了万科的成功。华润以及宝能现在指控万科是内部人控制,等于是完全否定这一大股东不干预、管理层主导的模式。这一模式过去长期被大家推崇,现在又被指控为坏东西,是我们大家过去长期一直看走了眼,是非颠倒了吗?把万科的治理模式改回到现在占上市公司99﹪以上的大股东控制模式就是拨乱反正?现存的国企行政管理模式本来正要改革,而透明度差的家族经营模式本来也亟待规范和透明化,万科模式原本被视为给企业改革提供了样本和启示,现在反过来彻底否定,那大家都重返旧的模式?这样企业改革还要改吗?往哪里改?

三、万科的管理团队一直被业内公认为非常优秀,属于高产出、低成本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找这样一批有理想、有追求又有能力做成基业常青伟大企业的团队,可谓可遇不可求。现宝能说前几年他们还没当股东时,王石薪酬拿多了要罢免他。这个理由提的太怪了。王石拿多少是那时的董事会和当年的股东大会决定的。后来人需要翻历史书为古人担忧吗?宝能今天作为大股东以后一样可对高管薪酬有表决权。何况有人贴出业绩和薪酬对照表,以万科行业龙头的业绩,王石、郁亮一年1000万上下的年薪报酬别说与恒大地产行政总裁去年1.68亿元的年薪没法相比,比起许多差很远的地产商也差一大截。万科2015年全体董事薪酬、前五名最高薪酬占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均在0.3%以下,远低于其他主要房企平均1.3%的水平。万科管理层薪酬低,拿了钱又去买本公司股票,把自己和公司长远发展拴在一起,不用其他股东们烦心其长期行为,这样的好事别的企业求都求不来,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万科管理层不仅薪酬低,职位消费也少,花钱小气。对我们这些外部和独立董事都抠门得很,舍不得花点钱。好多年前国家审计署派了一批人来查了万科几个月,也没发现啥大问题。谁当老板不想用这样既能赚钱又自律的经理人?反观前些年真正被内部人控制去谋取自己私利的华润,其前任领导宋林能力虽强,开始也做了不少贡献,但后来逐步就把企业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任人唯亲,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结果中纪委一查就被抓出一大串贪官。这样的企业虽然名义上顶着国企的光环,实际已成为蛀虫的乐园,幸亏中央的强力反腐将其清除。相比之下,能干而自律的万科管理层由理想主义驱动,在标准的公司委托一代理框架中属于激励相容而又便宜称职的代理人。这些人再有多少个人作风问题和令人生厌之处,社会上自有法律民俗管着。作为企业来说赚钱事大,股东若非另有所图,为什么不喜欢这样的管理层呢?

四、市场经济中收购兼并包括敌意收购,都是正常现象,有助于淘汰低效或贪婪的代理人即管理层,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故一般是以大吞小,或强强联合。偶尔也有虽小但强、生机勃勃的创新型企业吞并虽大而暮气沉沉的老企业,上演蛇吞象的壮观。尽管经济学家们对发达经济体证券市场上收购兼并效果的事后统计分析莫衷一是,但理论上经济学家们一般肯定收购兼并所造成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对于激励和淘汰职业经理人的积极作用。然而,在成熟市场中,绝难出现落后吞并先进、弱小吃掉强大企业的现象。而据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最近刚刚为宝能地产发债所作的信用等级公告,宝能地产在2013年至201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73亿元、9.7亿元、14.55亿元,今年一季度的数字为1.13亿元。其净利润近三年则分别为5.6亿元、1.79亿元和4.93亿元。这与万科这几年每年直逼2000亿元的营业收入(今年上半年仅半年已超2000亿元),直逼200亿元净利润的业绩有天壤之别(说实话我华生再作为冷静的经济学旁观者,再是铁石心肠,看到这些人在今年来大股东猜忌攻击、企业内外交困、可能马上被罢免走人的情况下,还有这样的坚守精神,还有这样的骄人业绩,构思写作时真是几次为他们动容)。悬殊如此巨大的以小吞大、以弱吞强在任何正常的市场和法治环境下都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只要借助在金融领域的垄断牌照,就可以高杠杆高付息动用巨额资金来收购万科这样首屈一指(账上堆着400多亿元现金)的行业龙头企业,若是财务投资,有人算过连利息都还不上,得不偿失。只有以二级市场炒作牟利或控股后掌握调配万科资源为己所用为目的,才可以理解。这对宝能来说也许是理性选择,乃至也被有些人颂扬为顶级高明的资本运作。但对于社会来说,却实在是劣币驱逐良币和资源配置的严重恶化。人们不禁要问:难道我们法律和规则的设定不是为了推动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创新和持续不懈的企业家精神,而是限制和伤害真干事、干实事、干大事的人的手脚,相反让金融投机和资本运作的冒险大行其道、所向披靡吗?

分享到:
责任编辑:张文娇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石榴集团:购买北湖壹号风险警示
  2. 2保交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首要任务
  3. 3金茂3亿增资首开股份南京项目
  4. 4佳兆业新增6.61亿执行信息 执行总额累计超303亿
  5. 5深交所终止中南建设股票上市
  6. 6万科向交通银行申请15亿贷款
  7. 7金科公开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
  8. 8旭辉集团5亿债券会议通过三项议案
  9. 92023年万物云业务收入83亿元
  10. 10中交地产调整募集资金用途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