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构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目前去库存周期远远低于12个月,而且从短期看,也不可能实现库存规模的快速补给,这都使得一线城市楼市短期看容易大涨。
顾云昌表示,“在城镇化进程当中,大量人口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涌入,而一线城市供应土地的数量,不足以满足城市不断发展、人口不断涌入的需要,这必然会导致地价上涨、房价上涨。”
除了库存量不足,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恐难离开宽松的政策支持。
在全国楼市去库存的总体要求下,近期,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策都趋向宽松。政府先后推出了减税、降首付等一系列救市政策。
先看首付,2月2日,央行发布公告,在不实施限购的城市,居民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对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有分析认为,将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两成,回到了2006年前的水准,为历史最低水平。
再看利率,在经历过多轮降准、降息的“双降”过后,房贷利率已经经历了大幅下降。
此外,自2016年2月22日起,契税新政发布,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还有公司债,上市房企去年发行公司债3000亿,是2014年18倍。资金面之宽松,多年未见。
其实,中央提出的去库存政策很多都并不针对一线城市,但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却是事实。在经济学家马光远看来,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有三个支撑:一是政策支撑,去库存政策尽管很多都不是冲着一线城市去的,但配给三四线城市的药,最终一定会进入一线城市的嘴里;二是供求关系,一线城市目前仍然是需大于供,去库存的压力并不大;三是未来的预期,未来人口的流入仍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多地酝酿调控政策
在去库存政策的背景下,春节过后一线城市楼市的热销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但是,反常的背后也有规律可循,顾云昌表示:“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是越涨越有人买,越买越涨;反过来,越跌越没人买,因为可能还要跌,人们就等着,等到房价往上反弹的时候,感觉再不买又涨了,然后就赶紧买。等房价到了最高点,顶不上去了,房价又开始回落。”
“一线城市的房价是周期表现,一般来说,3年左右一个周期,这在北京的房地产表现得很清楚。”顾云昌认为,2013年时房地产市场进入高潮,2014年则遭遇低潮,2015年开始复苏,2016年上半年又一次经历高潮,“可能到2016年的下半年或者年底之前,房价到了顶端,购买力上不去了,房价就开始平稳下来,可能还会往下走。我估计2017年一线城市可能会出现低潮。”
在春节后一线城市楼市热闹的背后,一些业内人士也提示楼市投资要注意防范风险。
“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本来就已有泡沫,但是房价却还在上涨;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没有泡沫,但是它恰恰不涨,中国房市就是如此之矛盾。”顾云昌说。新华社则发表评论称,应该警惕某些开发商营销作秀和房产中介哄抬炒作,人为制造出抢房假象,导致购房者“恐慌性”入市。
在当前国家与各地宽松政策频出,一线城市房价迅速上涨的关键节点,地方政策是否收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