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北京实际上已涌现出很多众创空间。图为位于中关村的车库咖啡。
自从前万科副总裁毛大庆离职创业之后,他所提出的WEWORK众创空间模式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众创空间,实则是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所有为创新提供服务机构的统称。在政策鼓励和需求推动下,万科、SOHO、绿地、华夏幸福基业等房企均摩拳擦掌,试图争食众创空间蛋糕。但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是,目前国内众多众创空间多是以租金收益为主,并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怎样的产品才能跑赢市场,仍是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新兴模式引发关注
近期,众创空间在政府、市场花开两朵,热闹非凡。
自3月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指导意见,明确了支持众创空间发展,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之后,3月23日,北京市也举办了促进众创空间建设推进会,正式授牌创客空间、创客总部、京西创业公社、极地国际创新中心等11家众创空间,鼓励具备特色的众创空间发展。
前万科副总裁毛大庆、SOHO中国前副总裁王胜江等地产人也抓住了众创空间这一全新概念,适时推出全新产品博取眼球。据了解毛大庆团队打造的产品实则是中国版WEWORK项目,即先用折扣价格租下整层写字楼,然后分拆成单独的办公空间,形成低门槛的创业空间。
“除了政策驱动,创业需求的不断增长也是驱动创业空间发展的重要推力。”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张平认为,一线城市第三产业占比的不断上升,实则改变着办公产品的形态。随着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他们更为重视办公场所的软性环境,而众创空间这一模式正好迎合了市场需求。
眼下,北京已经有不少众创空间在运营中,比如3w咖啡、创客空间等。据报道,北京的科技寺也是类似模式的一个创业者基地。科技寺开始运营于2013年9月,目前2000平方米的loft空间容纳着260多人。科技寺的负责人张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需要交付工位费,科技寺里所有的资源都可以享用,他们会为创业者提供导师指导、法律支持、财务管理等,举办各种活动让所有的创业者宛如一家,为创业者的融资提供有利环境。
开发商抢食众创空间蛋糕
随着众创空间的兴起,开发商主导的众创空间也在显著增加。目前包括万科、SOHO、华夏幸福基业、瑞安、亿达等房地产开发企业均已启动众创空间战略。
但这一次,房企已经不再是单枪匹马,而是选择与多家企业、风投和天使基金等机构嫁接,扮演孵化与融资平台的角色。除了SOHO 3Q、瑞安“创智天地”等项目引进天使投资外,万科云城项目还通过与长城会合作,引进机器人产业咖啡馆、孵化器、小额投资等创业资源等。
长期从事产业园区运营的华夏幸福基业则正在将原来的产业园区模式进行升级。公开资料显示,在去年一年间华夏幸福基业着重打造平台生态系统,充分引入中科金财等外部资源,为进驻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并通过与京东等电商的合作,打造园区智能物流,探索业务模式中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与提供办公空间和行政服务的商务中心模式不同,众创空间更为重视资源的整合,并提供一个平台化的创业生态圈。随着自主创业概念的提出,初创型公司对于办公产品的需求量也会日益增长,这对开发商来说是一个开辟全新业务的机会。但众创空间在国内还属于新产品,其在设计、运营方面也给开发商带来了诸多挑战。”张平表示。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