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发展目标。疏解中心城人口,基本实现昌平区内的职住平衡;创建和谐社会,建设健康宜人的生活社区;不断提高城市的可居住性;建设具有昌平特色的绿色人居环境。
(2)统筹考虑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城市工业区、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与居住区的空间关系,推崇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尽量方便居住人口的就业、交通和生活,降低城市运行的社会成本。
(3)住区规划要充分考虑社会生态的影响,在一定区域内要通过土地和房地产政策,引导人口流向,实现社会结构的大致均衡。应该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建立高、中、低档比例适中的居住区。避免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隔离等不良社会现象,实现城市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
(4)房地产业布局。严格控制高档居住的规模,主要布局在新城边缘的弱建设区内,以及巩华城、百善、小汤山、北七家、郑各庄等位置,几个作为旅游服务基地的小镇,也可结合旅游设施的规划,适度发展部分高档居住。
中档居住:主要布局在新城各组团内,老城内以现有用地的改造为主,而沙河、东扩地区、马池口、南口则以新建住宅为主。
经济适用房:主要布局在东小口地区和回龙观地区。对于这两个地区的房地产业的整合,主要是严格控制新住宅小区的开发,适当建立商业办公楼群,且根据小区聚集程度,合理布局社区商业和大型商业中心、学校、医院等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基础设施。
11小时前
11小时前
12小时前
1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