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北京房地产网  > 掌柜财经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越过寒冬,优质房企现身,核心竞争力曝光!

来源:掌柜财经   北京房掌柜  2022-03-30 16:05:41阅读量:18085
[摘要]寒冬腊月,方知松柏长青。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宣告终结,行业不再以规模论英雄。寒冬腊月,方知松柏长青。部分偿债压力大的房企被迫收缩放缓,而那些优质稳健房企,却在逆向生长。

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房地产行业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一方面问题房企风险将加速暴露;另一方面,随着利好频出,市场正在加速恢复健康,一批优质房企,在穿越周期波动之后,将迎来下一个高光时代。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批房企,有国央企,也有民企;有头部房企,也有腰部房企,甚至还有不少的中小房企。他们除了有独门的生存绝学之外,还有共同点,就是战略笃定,立足长期主义。

image.png

房地产行业暖流涌动

2021年以来,全国房地产调控累计接近600次。这背后,国家不是为了打压这个行业,而是为了这个行业更有序、稳定、健康发展。

房地产行业依然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行业,毕竟老房子还是要拆的,旧房子还是要修的,新房子还是要建的。

七普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仅占总人口63.9%,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未来5年全国城市人口将增长4500万以上,这将带动大于14亿平方米的增量购房需求,房地产行业规模有望保持在年均10亿~13亿平方米。

image.png

▲中国城镇化率增长趋势,资料来源腾讯研究院

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迎来了三股暖流。

第一个暖流,来自高层。

国务院金融委提出,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应对方案,提出新发展模式转型配套措施。

随后,银保监会、财政部、证监会、央行、外汇局等重量级部门也密集发声支持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个暖流,来自地方政府,分类调控因城施策,他们纷纷通过松绑的方式重振楼市信心。

哈尔滨取消限售政策,青岛调整远郊区限售政策,郑州全面放松限购限贷……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超60个城市出台松绑楼市政策。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各地楼市调控政策也越发趋向灵活。

第三个暖流,来自于金融端。多地房贷利率有所下调,银行不断加大购房按揭贷款发放力度,房企融资困境也在改善。

据wind及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信息系统公开信息,2021年四季度以来,共有69家房企发行债务融资工具;2022年1-2月,房企发债总规模719亿元。

image.png

在暖流下,整个房地产行业,也在加速进入新一轮楼市周期。

谁能走得更远?

新一轮楼市周期到来,房地产行业整体分化将进一步加快。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财务稳健、资金充裕、产品优质、战略清晰的房企,往往竞争优势更明显。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目前市场上没有爆雷,且没有爆雷风险的房企还是占大多数。毫无疑问,这些房企比爆雷房企走得更远。


image.png

在这一轮深度调整里,央国企综合实力突出,都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面临市场急转直下的情况,不少房企销售规模做到了稳中有增。

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华润置地等Top10房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由于政府的背书,不仅更受消费者青睐,融资优势也相当明显。

根据克而瑞统计,100家典型房企2021年上半年新增债券类融资成本为5.59%。其中,中海地产2021年上半年平均融资成本仅为3.6%,招商蛇口今年更是率先发债,1月注册完成30亿元并购中票。

尽管民企深陷违约重灾区,但也不乏翘楚。

绿城中国、龙湖集团、旭辉集团、新城控股、滨江集团、中骏集团、合生创展……规模有大小,无一例外凭借自身的控制力,以及区域深耕、业务产品、经营管理效率等方面突出能力,行稳致远。

例如:绿城中国和滨江集团,2021年在行业规模负增长的背景下,仍逆市继续走高,全口径销售额分别为2666亿元、1691亿元,出现大幅增长。

又如合生创展,虽然规模算不上大,坚持中高端精品战略,盈利能力令同行垂涎。2021上半年,合生创展毛利率高达63%,而行业均值仅30%左右。

不难发现,这些房企突围的法宝,一方面在于自身的稳健性,有效控制了行业风险冲击,保证了项目的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即得益于深耕城市的稳定贡献,此外突出的产品力也是制胜的一大利器。

在众多房企里,龙湖的综合表现也较为亮眼。

2021年,龙湖集团增收又增利,销售面积达到1708.9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额为290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7%、7.2%。营业收入达到2233.8亿元,归母核心净利润为22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0%、20.1%。

龙湖财务上的自律在地产圈是出了名的。截至2021年年底,龙湖集团净负债率进一步下降至46.7%,现金短债比达到6.11倍(剔除预售监管资金及受限资金后现金短债比为3.88)。秉持长期的高度自律,龙湖集团连续6年保持“三道红线”的绿档水平,筑就资本端护城河。

数据全面向好,让龙湖集团持续获资本市场认可,融资成本进一步优化至4.14%,再创历史新低。

同时,他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境内外全投资级评级的民营房企。其中,惠誉、穆迪、标普分别保持BBB稳定、Baa2稳定、BBB稳定的全投资级评级,中诚信证评(AAA)、新世纪(AAA)展望均为稳定,令集团继续保持民营房企的最佳信用评级。

稳健房企背后:财务健康与战略战术笃定

在疫情频发、风险堆积的当下,房地产的稳定性和发展性依然面临挑战,稳健经营是房企的安身立命之本,也代表了未来行业的转型方向。

回顾本轮房地产行业风险集中暴露期,具备合理债务结构、注重现金流安全的开发商,完美避过危机,也有了把握行业发展的先机。

万科、碧桂园、龙湖等头部房企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万科在去年3季度末,公司净资产负债率为31.9%,连续20年净负债率低于40%。碧桂园逆流而上,权益回款率连续6年达到90%或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龙湖集团手握现金885.3亿元,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比仅8%,为房企“穿越周期”,提供了绝佳的财务范本。

未来,可预见房企无论经营、财务将更加稳健,只有战略战术笃定的房企才有望持续享受更高利润率水平,抓住行业调整过程中的新增长机遇。

再以龙湖为例,其开发业务一直聚焦于核心一二线城市,其中重庆、成都、沈阳、苏州、长沙为收入TOP5城市,兼顾了苏州、长沙等新晋网红城市的业务布局,均为高能级城市“网格化”发展,并没有盲目向四五线城市进行扩张。

也正是业务布局战略战术的笃定,让龙湖集团华中地区的销售份额大幅增长,比2020年增长115亿元;环渤海地区也增长了110.8亿元,超越龙湖集团西部地区成为2021年销售额第二大贡献来源。

龙湖集团地产航道基本盘保持稳中有进的前提下,一直强调在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租赁住房、物业管理、房屋租售、房屋装修六大赛道多维驱动、协同发展,以此谋划未来。

image.png

以物业板块为例,龙湖刚推出全新物业管理品牌“龙湖智创生活”,融合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两大核心业务,成为龙湖多航道协同发展的新着力点。截至2021年底,龙湖智创生活营业收入已破百亿元大关,实际管理面积2.64亿平方米,位列头部物业企业在管面积第十名。

如同龙湖一样,房地产业内有远见的企业,都是跨周期的。他们信奉长期主义,拥有稳健的财务,战略战术笃定发展。

分享到:
责任编辑:掌柜君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北京挂牌3宗地 总起始价44亿元
  2. 2许家印被处以顶格罚款4700万元 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3. 3津彩共赢 以诚相雍 2024年武清区土地招商推介会举行
  4. 4上海二批供地收金近百亿
  5. 5WeWork退出破产程序 将至少40亿美元债务转换为股票
  6. 6荣盛发展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
  7. 7广州下调首套房贷首付款比例至15%
  8. 8保利发展拟发行第四期中期票据 规模20亿元
  9. 9金隅股份回复上交所年报问询函
  10. 10桂林出台房地产新政

新闻推荐

  1. 1许家印被处以顶格罚款4700万元 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2. 2华远地产首个商业城市更新项目强势赋能,企业多元转型正当时
  3. 3“超凡创想 与美相玥” 中建·玖玥府人居美学设计论坛圆满落幕,共话建筑与生活美学
  4. 4WeWork退出破产程序 将至少40亿美元债务转换为股票
  5. 5佳兆业新增45.26亿执行标的 累计被执行超307亿元
  6. 6北京挂牌3宗地 总起始价44亿元
  7. 7桂林出台房地产新政
  8. 8保利发展100亿元公司债获上交所受理
  9. 9荣盛发展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
  10. 10津彩共赢 以诚相雍 2024年武清区土地招商推介会举行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