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政府模式是,PPP项目一般交给本区域的国企或民营社会资本去做,现在通过招投标市场化,不管区域内外,谁做得好就给谁。
就PPP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机会与挑战,《中国新闻周刊》近日专访了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守清。
“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模式就是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多年的观察者,你如何看待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PPP模式?
王守清:2010年,所有央企都在讲转型升级,做全产业链,这其实就是PPP的概念。而华夏幸福2002年就开始实践全产业链,比央企早了近10年。
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模式,包含片区开发、工业园、生活配套等等,就是完整的产业链。
华夏幸福的实力和专业性体现在:第一是上市公司,主要解决融资;第二有成功案例,有好的形象示范;第三团队很专业,在产业规划、招商、运营方面具备比较优势,目前在PPP产业新城领域,找不到比它更厉害的。
华夏幸福的专业性还体现在优秀的集成能力。一个小区域,涉及到不同的行业,不同类型的项目,集成能力很重要。项目要做多少,互相之间如何匹配,有的赚钱有的赔钱,怎么用赚钱的去弥补赔钱的等等,需要高超的运营能力。
还有一个就是平衡,分两个层面,一是区域内部的产业要平衡,还有一个是与区域周边,甚至与国家级的产业园区之间要平衡,这非常关键。华夏幸福在做固安的产业定位时,考虑到北京、天津及周边县市,把固安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通通分析透。
固安产业新城已经有了新型显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2014年北京第二新机场选址确定后,马上调整产业,增加了空港物流产业,这就是民营企业的速度。
中国新闻周刊:华夏幸福和固安县政府的互信让人印象深刻。你觉得其中的关键在哪里?
王守清:如果一个地方政府自己有能力开发,那就没有谈判的空间了。
固安政府相信华夏幸福的能力,华夏幸福也具备相应的实力,双方经过磨合,彼此互信,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新闻周刊:这么说,固安产业新城PPP项目可能只是一个特例?
9小时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